医生手记 | 40周足月双胎孕妇顺产却摸不到胎儿左臂,该如何化险为夷?
2025-02-20
作者:林琳
来源:妇产科网
浏览量:1776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珍丽姐姐身后,小心翼翼地拉了拉她的白大衣。
肉眼可见的,她的肩膀在微微颤抖。但我心知肚明,那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生气——大半夜来了一个临产的双胎孕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更要命的是,整个孕期都没进过几次医院大门的妹子,扑闪着她清澈中透着某种光芒的大眼睛告诉我们,孕36周以后她一直在家待产,哪儿都没去过,因为最后一次产检时主任告诉她可以阴道试产。
“我以为不用再产检了。”人生中第一次做母亲就好事成双的小姑娘,语气很是无辜地问我们:“不对吗?”
呃,核算清楚她今天正好是预产期,我和珍丽姐姐看着产检本上应该是被她遗忘在爪哇国的“孕38周入院计划分娩”的医嘱,险些眼前一黑直接晕过去。
可是,孕妇入院的阴道检查显示宫口已经开3公分,不管如何腹诽,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把本职工作做好。
珍丽姐姐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静下来,再次和孕妇确认了阴道试产的意愿,招呼值班护士把她送入产房。没有并发症的足月双胎,率先“起跑”的娃是头位,骨盆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确实有试产的条件。然而……
“40周?”
被我的电话薅起来的儿科同事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冒泡,新生儿科老大韬哥率先发言。
好吧,我们科收治过的双胎孕妇不是一般地多,可大部分都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能够熬到足月分娩的没几个。儿科接手了不少,对孕周的敏感性早就被培养出来了,这会立刻发现了问题。
在内心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微笑的我,只好把孕妇的情况介绍一遍,顺便附上她最近一次超声检查的报告照片——就是一个月前最后一次产检时候做的。
“双胎能熬到40周,佩服!今晚靠你们了。”
儿科今晚当班的惠医生总结道,顺便发了个龇牙咧嘴的笑脸表情。
看到韬哥引用惠医生的话发了“+1”,我默默熄灭了手机屏幕。
“姐姐,病人宫口开全了,你到产房看看吧。”
凌晨3点,被叫醒的我把珍丽姐姐也喊了起来。
打电话的时候我内心还是有点愧疚的。作为重度失眠症患者,珍丽姐姐每逢值班更睡不安稳,半夜被叫醒就很难再入睡。但是双胎阴道试产风险很高,必须有医生在场监护,更何况还有一个胎儿是臀位的——这是入院时床边超声检查确认的情况,我们还要进行臀助产。
压力山大……
珍丽姐姐戴好无菌手套,站到分娩床旁边,注视着全副武装的我和助产士,准备随时出手帮忙。
宫口开全不久,第一个胎儿就出来了。这个孩子后来上称显示体重有接近六斤。初产妇生得如此之快,不禁让人感叹年轻就是好。可是第二个胎儿还没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正在我们考虑要不要人工破膜的时候,一股墨绿色的液体突然从产妇的阴道里涌出来——胎膜自然破裂了。我先是一惊,这样性状的羊水,Ⅲ°粪染是板上钉钉的;旋即又稍微放松:第二个胎儿是臀位的,羊水粪染不能证明一定存在胎儿窘迫。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要想办法尽快完成臀助产。
我小心地把手伸进产妇的阴道,刚越过处女膜缘就摸到了两只小脚丫。原来第二个孩子是双足先露,不过却是仰面朝天地“躺着”——骶后位!
我的手继续往上探,很快就摸到了胎头。
这个娃应该也不大……
我默默想着,双手抓住两只脚往外拖,同时把孩子翻了个个儿——转成骶前位。
珍丽姐姐走近一步,全神贯注盯着下半身已经露出来的胎儿。在臀助产中,娩出胎儿上半身和头部才是最考验技术的步骤。
我一边在脑海里复习臀助产的操作规范,一边把胎儿的右上肢贴着前胸拉出来——这就是俗称“猫洗脸”的动作。接下来轮到左上肢,我的手掌顺着胎儿左肩往下摸,准备抓住左手臂如法炮制……
手臂呢?
左边肩关节下方竟然一片空虚,我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不应该啊,孕期的超声从未提示这个胎儿存在肢体缺失。可是手臂到哪儿去了?
慌张解决不了问题,这回轮到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静下来。
定了定神,我继续向阴道深处伸手探查。既然手臂是存在的,肩膀下面摸不到就往上摸……
“怎么了?!”
珍丽姐姐突然一脸紧张地凑到我旁边,伸出手准备探查阴道。楞了一秒,我才反应过来,刚才摸不到手臂的时候不自觉说出了口,把她吓了一跳。
正要再说话,突然,我的手掌碰到了圆柱状的物体。
手臂找到了!
抓住上臂的刹那,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胎儿的姿势:小家伙的左手没有老老实实蜷在胸前,而是伸直了高举过头,难怪一开始在预想中的位置摸不到。我松了口气,刚才有点颤抖僵硬的手明显灵活了很多。
“找到了找到了……我可以的……”
我一边小心把“举高高”的左手下拉到胸前的位置,准备再一次“猫洗脸”,一边有点语无伦次地回答珍丽姐姐。她应该能明白吧?
果然,珍丽姐姐缩回了手,看着我把胎儿的左手臂拉出阴道口。
上举胎儿躯体,右手食指及中指扣住胎儿下颌协助胎头俯屈……
我喘着粗气看着助产士断脐,一滴汗顺着额头流进了眼睛。
“你可以哦。”珍丽姐姐拍拍我的肩膀。
在两个娃的啼哭声中,我摘下口罩和帽子,看着她,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不,我不可以。”
不要让我再来一次了。
责编:煎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