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品牌专栏
专家大查房 | 4月8日 19:00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子宫破裂
2025-04-03
标签:
产前筛查诊断
  
来源:妇产科网
浏览量:5103
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难以在产前做出准确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不断发展,MRI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 主题: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子宫破裂 ​ 4月8日 19:00 病例概况 病例1: 患者,女,35岁 主诉:因“停经35+2周,发现胎盘异常3+月。”于2025-02-24入院 现病史: ❖月经规律,LMP2024-06-22,EDC 2025-03-29。 ❖自然受孕。 ❖2024-08-08在我院行早孕B超检查,证实“宫内早孕、存活”,孕囊下缘位于瘢痕后方,未向表面隆起,该处肌层较薄处厚约2mm,不排除CSP可能。 ❖孕13+周NT1.7mm,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NIPT(一) 、OGTT(一) ❖孕22+周我院产科III级B超提示: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 ❖孕33+周盆腔MRI平扫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前下壁肌层,与膀胱顶壁分界不清,考虑胎盘穿透型可能,胎盘局限性增厚,以左侧壁为著,臀先露。 ❖孕35+周我院产科B超:宫内妊娠,单活胎,胎方位RST,胎重2271g,双顶径91.5mm,头围320.0mm,腹围280.0mm,股骨长68.0mm。胎盘位于子宫左侧壁。覆盖子宫内口。羊水最大区3.0cm。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病例2: 患者,女,32岁 主诉:因“停经33+周,下腹痛20分钟。”于2024-03-23入院 现病史: ❖月经规律,LMP 2023-07-08。 ❖自然受孕,NT、无创均为阴性。 ❖孕14+周时因“反复阴道流血伴下腹痛3周”在东莞某医院住院治疗,考虑“先兆流产”,予“黄体酮”肌注等处理,好转出院。 ❖2024-01-08孕22+4周我院产科III级B超提示: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大小如孕22+6周,单活胎,母体左侧宫角处肌层菲薄(范围约35mm×31mm),考虑局部胎盘植入可能。 ❖2024-02-05孕27+3周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局部胎盘植入(子宫左侧宫角膨隆饱满,胎盘与该处肌层分界不清,局部未探及肌层回声,浆膜层连续性尚完整),羊水量正常。 专家简介 刘欣燕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产科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 ❖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育调控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贺芳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产科副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个人经历: 2013-2014年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贝勒医学院 访问学者 2016年 西藏波密县人民医院 支援 2019年 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 进修 人才称号: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一批)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围产感染与免疫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妇产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妇幼保健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编委、《中华围产医学杂志》、IJGO、Frontiers in Medcine审稿专家 宋亭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 ❖广州市放射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放射学分会常委兼泌尿生殖学组组长 ❖广东省放射医师学会常委 赵茵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妇产科副主任、产科主任、产前诊断中心主任 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9年-2010年于日本东京大学妇产科 访问学者 2020年荣获“国之名医·青年新锐”称号 ❖湖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母胎专委会 主任委员 ❖湖北省生殖健康学会 生命早期管理专委会 主任委员 ❖湖北省优生优育协会产前诊断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遗传学会 基因健康专委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 围产医学会 早产及早产儿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 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青年委员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医学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模拟医学学术委员会 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专业委员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妊娠期糖尿病专委会 委员、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副组长、心电与胎心监护专委会常委 ❖妇幼健康研究会:孕产安全专委会、助产专委会 委员 ❖优生优育协会:心血管结构代谢专委会 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议专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母胎医学杂志(英文版)、现代妇产科进展 等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子痫前期、胎盘血管发育、胎盘靶向治疗。武汉协和医院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及胎儿先心病一体化治疗MDT负责人。执笔并参与多项全国指南及专家共识撰写。作为副主编、编委参加多项妇产科教材撰写。两次获得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命题大赛二等奖、多次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教育部科研基金。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宋英娜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在高危妊娠及难产的处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方向为子痫前期的基础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数十篇。教学方面专注于产科的模拟教学工作,现为北京市住培妇产科专委会委员,协和医院妇产科模拟产房负责人,教学成果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 陈倩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中心主任医师 ❖1997年获得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兼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曾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华围产医学会北京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预防出生缺陷委员会常委 ❖世界中联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妇幼健康研究会生育调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二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副组长 ❖《发育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国际妇产科杂志》、《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同行评议专家等。 梁伟璋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 妇产科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 ❖优秀援藏医疗人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产科三区 省级青年文明号 号长 ❖广东省保健协会母婴安康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 委员 ❖2022年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五) ❖2023年 首届羊城工匠杯个人三等奖、团队二等奖 ❖2023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第四) 学术任职: 广东省保健协会母婴安康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 委员 擅长妊娠合并糖尿病、宫颈机能不全、多胎妊娠、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等高危妊娠的孕期保健,及产科疑难危急重症的救治。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厅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中文学术论文十余篇,第二主编《产科基本手术技能操作示范》,第三主译《产科紧急情况与创伤医疗管理》,副主编《妊娠合并糖尿病疑难危重病例分析及多学科管理》和《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建设理论与实践》,参与编写《产科重症监护手册(第4版)》《宫颈功能不全手册》《妇科肿瘤典型病例分析》等专著。 肖笛 医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 医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领域: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专业特长:围产医学、重症孕产妇救治。 发表SCI论文1篇(一作),国内学术论文数篇。 2020年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儿专业临床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2022-2023年获得第三届新生儿复苏比赛市级特等奖,省级二等奖;2022-2023年获经《产科典病例大赛》华南站和全国半决赛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 责编:煎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