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访谈 >> 详情
1221
0
医路人生 | 中国宫腔镜之母——夏恩兰教授:不忘初心,传承责任与梦想
夏恩兰教授被誉为“中国的宫腔镜之母”,正是她的坚持和努力,让更多的妇产科医生了解了宫腔镜技术,挽救了无数女性的子宫,让她们如愿地成为了妈妈。她总说自己是一名草根医生,但草根医生与平民百姓的接触最多,最能体会普通人的疾苦。
夏恩兰
其他

踏上学医之路 与妇产结下一生缘分

夏恩兰教授的祖籍是河北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父亲带其全家从东北逃难来到河北。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又从河北逃到陕西,并在陕西定居了18年,直至她大学毕业。她的父亲曾担任黑龙江省中东铁路局工程师,通晓英、德、俄、日语,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她5岁时,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英文。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同年7月,上海一所俄语学校招生,夏恩兰教授想报考该院学俄语,但父亲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一门专业,坚决不同意她学习俄语。9月就要进行高考,而她却看不到自己今后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即便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西北工学院,但仍然感到很迷茫。父亲认为医生是自由职业,比起其他职业受限制少,医学专业可能更适合她。所以在考入西北工学院两周后,她又报考了西北医学院,并以第八名的成绩考入了该院,就这样,夏恩兰教授踏上了学医的求学之路。

夏恩兰教授与专家教授合影.jpg

(夏恩兰教授与专家教授合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恰逢抗美援朝时期,在澎湃的爱国激情下,莘莘学子们白天学习、晚上宣传,不知疲倦。在那个时期,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政府出台政策要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西北大学医学院专门开设了妇产科专业,成为了我国仅有的开设了妇产科专业的医学院之一。学院在大学三年级分成两个科,一个是野战外科,适应抗美援朝需要,一个就是妇产科,目的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夏恩兰教授选择了妇产科专业,从此与妇产科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十年艰苦磨炼 明确奋斗方向

1955年大学毕业后,夏恩兰教授被分配到青海省人民医院(原青海中山医院)参加工作。那时候,医院规模不大,病房拥挤,小病房住12个病人,大病房要住20个病人。上世纪50年代正值我国第一个生育高峰,产科的忙碌可想而知。守产程、接生、拉产钳、做剖宫产,以至于麻醉都要自己做,夏恩兰教授不仅学会了骶麻、腰麻、全麻,还掌握了气管插管技术。她回忆说当时医生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只能把病历本放在大腿上,一条腿站着写病历,以至于后来大家都练就了“金鸡独立”的独特技艺。

夏恩兰教授与复兴医院同事合影.jpg

(夏恩兰教授与复兴医院同事合影)

夏恩兰教授曾随北京月坛产院的下放人员来到甘肃省靖远县定西地区的一个矿区,妇产科在当地不受重视,居民没有科学的卫生观念,医疗技术也较落后,这些都阻碍着妇产科工作的顺利开展。她回忆当时有一位年轻妇女,失血导致昏迷,检查后发现病人是子宫连续出血,血色素已降至1.5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她们建议马上切除子宫,可病人的丈夫却说:“不能切子宫,切了不男不女,成怪物了……”。此外,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有些妇女仅因为子宫息肉或肌瘤,就需要切除子宫来保障生命健康,很多病人家属不理解,认为切除子宫会导致性别变化,切除子宫的病人也感到很自卑。这些病例对她触动很大,也让她意识到,一定要找出一种既能治病又不切除子宫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解除女性的痛苦,这也为她今后要做宫腔镜来改善女性健康事业奠定了基础。


不忘恩师 浅尝辄止的宫腔镜之缘

夏恩兰教授说自己能接触到宫腔镜技术要感谢她的导师林元英教授,林教授可谓是我国宫腔镜的创始人,能结识林教授,要感谢当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李自新教授。当年,她在中苏友好医院(现为友谊医院)妇科进修时认识了李自新教授,得到他很多帮助和指导,后来经李教授的导师王耀云教授介绍,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林元英教授相识,那时候林教授在举办卫生部的妇科癌症的培训班,每年一期,1956年自己参加的是最后一期。

夏恩兰教授给患者诊断.jpg

(夏恩兰教授给患者诊断)

当时林元英教授带着她们开始研究宫腔镜。在英国,有一种可以通过窄小的腔道来探测腔道内部情况的内窥镜设备,最初这种设备是用来检查飞机部件的,慢慢的已开始引入医学界来探查人体的腔道。1965年,她们与上海市第五医疗器械厂合作,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宫腔镜,并在离体子宫上进行了初步试验。刚开始进行了3例试验,那种感觉犹如水下游泳,因为子宫是一个盲腔,镜子在子宫内完全分不清方向,除了看到一个腔体外,一切的认知都处于混沌状态。不幸的是,文革时期林元英教授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并接受劳动改造,宫腔镜的探索工作被迫停止。

万事开头难 正式开启宫腔镜之旅

1978年,下放人员陆续接到调令,夏恩兰教授被分配到北京复兴医院工作,并继续研究宫腔镜治疗技术。1980年,我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后,国内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先进设备。但是,当时关于宫腔镜技术可用于参考和学习的研究资料很少。1989年,Magos AL教授在BMJ上发表了第一篇宫腔镜技术相关的文献。该文报道了16例使用宫腔镜手术的患者,这些病人都是由于内科疾病(如白血病或血液病)导致的出血,应用过很多常规方法(止血药或宫缩剂)都无法止血后,Magos AL教授尝试使用泌尿科的小儿膀胱镜进行烧灼止血。结果16例病人中,1例在手术操作时因缺乏超声指导导致子宫穿孔而被迫终止手术,其他15例均成功。Magos AL教授的操作方法、治疗原理等方面,竟与夏恩兰教授的想法不谋而合。

万事开头难,当时医院有9个科室,手术室很小,而且数量有限,各个科室的手术都安排得非常紧凑,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自然不在安排的范围之内,夏恩兰教授只能挨个去问各个科室:“哪天没有手术,手术室可不可以借给我?”,这种做法引起了其他同事的不满。为支持她开展工作,当时的李德祥院长提出:“凡是配合夏大夫做宫腔镜手术的同志,每人每台手术加4块钱!” 在当时,4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家都有了积极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找到一例合适的病人进行试验很关键,很多病人对这门新技术疑虑重重,担心手术失败,最终耗费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了第一例愿意接受宫腔镜手术的病人。

夏恩兰教授做极简式腹腔镜宫颈环扎术.jpg

(夏恩兰教授做极简式腹腔镜宫颈环扎术)

1990年5月4日,第一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的宫腔镜手术成功了。这种方法仅切除了子宫内膜,与传统的切除子宫方法相比,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最重要的是保留了子宫,近期并发症少,远期也不影响卵巢功能。此后,夏恩兰教授又成功地完成了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输卵管疏通、子宫纵隔切除等手术。这个信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病人慕名而来。2年后,国内外很多厂家开始生产专门用于妇科手术的内镜设备。25年后的今天,夏恩兰教授的宫腔镜手术团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72张床位,5间具有内镜设备的手术室,4台超声仪,医生队伍也在逐渐壮大。

不忘初心 传承责任与梦想

国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改善了,有条件追求健康、长寿。夏恩兰教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可以将多年的经验积累倾囊相授给更多的学生。虽然她早已退休,但是退休不退岗,每周一、三、四、五是她的病房工作时间。上午先交班,开晨会和重点病人的讨论会,之后进手术室做手术;下午整理手术录像,给学生讲课;晚上复习一下自己过去的工作,整理录像,看看新的资料,写文章、编书,翻译文字,修改学生的文章等等。有人问她:“您这么大年纪了,不累吗?”她通常会说:“年轻时就这样过来了,已经习惯了,现在要干的事情太多,时间太少了。”

2015年夏恩兰在约旦王国演示畸形子宫矫形术  2015.png

(2015年夏恩兰教授在约旦王国演示畸形子宫矫形术)

回忆自己的从医道路,夏恩兰教授非常感谢林元英教授带领自己了解了宫腔镜,感谢王耀云教授的介绍,感谢李自新教授的指导,感谢郑万育教授在工作初期对她的细心培养,感谢北京复兴医院众多老教授给予的帮助和指点,老师们做人、做事、对待医学的严谨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她,她希望继续完成老师们未完成的梦想,并将梦想和责任传承给她的学生,希望可以带更多的学生,更广泛的传播宫腔镜技术,把我国的宫腔镜技术做精、做大、做好、做强。

专家介绍

夏恩兰 教授

夏恩兰教授.jpg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主任,北京宫腔镜培训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主任,全国宫腔镜专科医联体主任,亚太地区妇科内视镜协会(APAGE)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宫腔镜技术及妇科微创治疗的临床实践,技术创新与推广工作。于199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内疾病,替代传统的开腹术或子宫切除,保留子宫,显著降低创伤,改善预后,甚至保留生育功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操作方面多有建树,使用带鞘回拉顺行切割法去除子宫内膜被国际同行誉为“夏氏刀法”,在我国首先开展和报道成功妊娠、分娩的单角子宫、T型子宫、Robert's子宫、双子宫的宫腹腔镜矫形手术,受到国际关注,曾多次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2007年,创新改良术式—“极简式腹腔镜环扎带子宫峡部环扎术”,术后获活婴率达96.4%。

创立两个国际和国家级宫腔镜培训中心—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和北京市宫腔镜培训中心,构建高水平推广平台,承担1993年、1996年北京市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应用”,2000-2006年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推广项目“宫腔镜技术”的推广,自1992年开始,举办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妇科微创技术研讨会30届,手把手培训班87期,进阶及提高班10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妇科内镜医师和宫腔镜高级人才。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254篇,出版国际首部专著《腹腔镜宫颈环扎术》,主编《妇科内镜学》等4部,英文版《Atlas of Hysteroscopy》、《Practical Manual of Hysteroscopy》,主译书籍6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各级科技成果奖30项,其中《宫腔镜技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任Gynecolog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Gynecological Surgery, Reproductive Surgery,Hysteroscopy Newsletter等杂志编委。2017年5月,在西班牙举办的全球第一届宫腔镜大会上,夏恩兰教授与美囯的Loffer、意大利的Bettocchi、法国的Hamou、日本的林保良共五位顶级宫腔镜教授一起被誉为“宫腔镜之父”,授予“特殊贡献奖”。


     责编:孙雯

评论(0)
精彩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