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关乎女性一生的健康,因此关注女性妇科内分泌问题,关爱女性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妇科内分泌疾病具有发病频、覆盖广、影响深等特点,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症等都是一直困扰女性健康的问题。“三八妇女节”之际,妇产科网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
郁琦教授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且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实际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带来的问题是有安全可控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大家需要对这个疾病有清醒的认识,它的发病率很高,育龄妇女高达6%-10%,并且在女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包括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甚至绝经后。
说到青春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郁琦教授要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大家貌似以为青春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极多,因为90%以上青春期的女孩,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比如痤疮(又叫青春痘),几乎每一个女孩在青春期都会长痘,而且青春期开始的时候月经往往并不规律,所以痤疮加上月经失调,这两点就可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了。但是十几岁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期,虽然有类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实际上她们之后真正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比例并不高,大概在6%-10%左右。所以郁琦教授强调对于青春期的女孩不要轻易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但对于月经紊乱较严重、脸上的痘和身上的毛较异常的情况,还是要给予解决问题,原则就是“只做不说”,不要轻易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之后的育龄期是需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重视的阶段,这个阶段就诊人群庞大,就诊频率高。育龄期涉及到生孩子的问题,所以很多医生把注意力仅放在了怀孕这一点上,而忽略了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等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严重肥胖、患有糖尿病或者胰岛素抵抗这样的人群是不适合怀孕的。所以在育龄期最为主要的是把月经调整规律,解决高雄症状及多毛痤疮等问题,调整成适合怀孕的状态后再让患者去怀孕。
围绝经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阶段,通常情况下卵巢里的卵泡在三个月之前开始发育,成千的卵泡蠢蠢欲动发育长大,但在生长过程中每一天逐渐被淘汰,最后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出,并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新的生命。但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选择障碍”,很难形成成熟的优势卵泡,无法排卵,从而导致内分泌的结局是长期处于只有雌激素,没有孕激素的状态。女性40岁之后卵巢的储备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似乎自然缓解,但是从青春期到育龄期几十年长期处于只有雌激素没有孕激素的状态,使得子宫内膜在围绝经期这个阶段容易发生病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几十年时间,从单纯增生、复杂增生这种不伴不典型增生到不典型增生,逐渐地癌变。因此到了40岁以后,子宫内膜癌就进入到了高发阶段,这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一个结果。
除了癌变,郁琦教授还强调另一类问题也需要重视,它的发生率比子宫内膜的癌变更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都会出现,这就是40岁之后逐渐出现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问题。这里郁琦教授特别指出了雄激素的测定有时候并不能说明问题,很多人虽然满脸是痘,身上多毛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但是抽血检查雄激素并不高,这种情况临床上比比皆是,因此,这就意味着抽血检测的雄激素并不能够真正反映真正的雄激素活性。其实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的雄激素水平并不都会特别高,很多甚至在正常范围之内;但雄激素活性可能比其机体所需的高了一点点,但长期的内分泌改变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比如造成血脂和肝酶的改变,所以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是非酒精性肝硬化的高发人群,也就意味着肝癌的发生率会明显地增加。这一系列的代谢问题给患者健康带来的危害还是很大的,从四十多岁延续到五十岁、六十岁,再加上进入绝经期,没有了雌激素的加持,那么整体的内分泌紊乱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来说,即使进入了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已衰竭,但它所带来的健康危害还会持续下去。到了老年的时候,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心梗等的发生率是明显高于没有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很多临床医生和病人会纠结到底是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实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极其简单,按照最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方法其实就两条:一是月经紊乱,二是有多毛、痤疮等高雄表现。当然还要排除引起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的其他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虽是不可治愈的,但它所带来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不管是哪个阶段的问题,作为医生都应该为患者予以解决。除了上面所提及的几大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很多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由于出现肥胖、多毛、痤疮、月经不调、生育等问题会有些自惭形秽,社会认同度低,周围的人渐渐离她远去,她就会进入到一种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
作为临床医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是不可分割的,都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诊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解决患者月经紊乱、不孕症、肥胖、代谢问题、心理问题这五个问题。多囊卵巢综合征既然是治不好的,那就把所有的问题控制好,解决好,让她回归成为正常的女性。
郁琦教授指出,目前临床上遇到的大部分病人,都是为了生育需求来寻求帮助的。对这些患者进行促排卵之前,一定要明确是否是适合怀孕的状态。只有在不胖不瘦,没有痤疮、多毛,月经规律,胰岛素、血糖、肝功能以及血脂水平都基本正常,这样才是适合怀孕的状态。否则,各种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是很高的,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尽量不要给产科的兄弟姐妹制造麻烦,从这个角度来说,就不应该让中/重度肥胖的女性怀孕。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要做一些基本的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患病的程度,首先,测量体重和身高,第二,看脸上、身上是否有痘,乳周和脐下是否有长毛,来判断是否有高雄症状,再者就是看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有没有糖尿病,血脂、肝功等是否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实际上目前状态是不适合怀孕的,需要进行调理。针对每一种问题都有相应的调理办法,高雄状态、月经失调,毫无疑问就是选用口服避孕药;如果只是月经失调,那么采取孕激素周期治疗;对于代谢的问题,需要指导病人进行减肥,包括常用的低热量饮食方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法、运动等等。如果在减肥的过程中病人已经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则需要做相应的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可以使用二甲双胍、匹格列酮、格列酮这些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当然还需要营养科和内分泌科的协助,共同将患者调理成适合怀孕的状态后再去怀孕。
当患者达到适合怀孕的状态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调整排卵,关于促排卵方案有很多种,但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来说,口服一线促排卵药物是可以达到促排卵的效果的,通常用的有来曲唑、克罗米芬,或者联合二甲双胍使用。如果口服促排卵药物不起作用,依然不能排卵,那么可以采用促性腺激素促进排卵,或者进行辅助生殖,这两种都是使用促性腺激素,也就是FSH、LH或者两者的合剂进行促排卵治疗。郁琦教授特别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辅助生殖中特别容易发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叫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在促排卵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
原则上讲,到围绝经期即40岁以后就不适合开始使用口服避孕药了,实际上,如果女性在40岁之前一直在使用口服避孕药,原则上是可以使用到45岁的;如果40岁之前一直没有用过口服避孕药,就不适合开始使用了。这个年龄段更多的会采用孕激素周期治疗来调整控制月经周期直至绝经,否则子宫内膜还是容易发生病变。
雄激素过高是造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良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雄激素是促进男性性器官成熟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男性正常的性欲以及生殖功能的一个激素,但是女性也会产生雄激素,雄激素对女性也非常重要,但是过多是不行的,如果雄激素过高,就会造成一系列病理的改变。雄激素过高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最多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的损害,比如痤疮、多毛,再有就是代谢方面的问题,进而会出现肥胖,会得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所以控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是控制雄激素。
控制雄激素最常用的简单方法就是口服避孕药,它主要抑制中枢产生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但卵泡不生长会缺乏雌激素进而出现低雌的症状,因此口服避孕药中又加了一点雌激素来弥补卵泡不长所带来的雌激素低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目前口服避孕药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比例和种类等越来越完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都有保障,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避孕药的主要作用,第一,自然是避孕,第二,调整月经,第三是抗雄。郁琦教授劝导大家不要谈激素色变,要正确面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既然激素紊乱,就需要实施“拨乱反正”的治疗措施,抑制异常的激素,进而抑制卵巢中混乱分泌的雄激素,代以药物中的雌激素来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口服避孕药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尤其对于已经完成生育计划或者暂时没有生育计划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群来说,避孕药是比较适合的。不适合或不需要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患者,可以采用孕激素进行周期治疗,比如如果只是月经紊乱,并没有高雄的症状,可以每个月吃十天或者十四天孕激素,将月经调整规律。
整体来说,药物的治疗与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年进行体检,医生将会很好地掌控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大家进行一个长期的健康管理。
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郁琦教授祝愿所有的女性“按月来月经、不胖不瘦、脸上没有痘、身上不多毛、想要怀孕的时候就能怀得上”,其实,这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问题需要解决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完全能够达到的。最后,郁琦教授祝愿所有女性未来健康快乐,同时也希望医生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这些问题,达到让病人健康快乐的目的。
医学博士,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
亚太绝经联盟前任主席,国际绝经学会《Climacteric》杂志副主编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学会妇科内分泌与更年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从事妇科内分泌工作30余年,进行不育和辅助生育、月经相关疾病、绝经管理和性发育异常等的临床和科研。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攻关课题在内的多项相关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