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访谈 >> 详情
597
0
大会主席专访 | 郁琦教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应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紧跟国际最新学术进展,从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不断推动着生殖内分泌临床工作的蓬勃发展。妇产科网很荣幸邀请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大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对大会的亮点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这一热门话题进行精彩分享。
郁 琦
其他


一、聚焦生殖内分泌领域新进展


生殖内分泌领域是比较综合、涉及面广泛的领域,它既应用到内科思维,也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内分泌的变化还会影响身体其他方面,一些肿瘤与内分泌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殖内分泌领域的医生需要有深刻的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多学科丰富的知识储备。郁教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01、AUB

生殖内分泌学科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诊疗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分类方法的演变,原来异常子宫出血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好理解,但实际上很难判断,目前异常子宫出血分类变为生殖系统结构性异常与无生殖系统结构性异常,这样分类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指导治疗。无结构性异常的异常子宫出血都是可以用药物治疗,有结构性异常的异常子宫出血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有结构性异常的异常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病变引起异常子宫出血(AUB-M),就可以很好的应用这样的分类思路,由原来复杂的分类变为不伴不典型的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癌,更有利于治疗和判断患者的预后。子宫内膜的病变跟生殖内分泌的异常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患者由于身体各种原因不排卵,导致无法产生孕激素,继而,在单纯雌激素作用下出现子宫内膜增生甚至会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02、生育问题

本届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上着重关注了生殖内分泌的前沿进展和交叉学科的交流与探讨。首先是生育的问题,随着出生人口每年大量下降,未来人口形势非常严峻,医生可以解决想要孩子但怀不上这类人群的问题。生殖领域有很多交叉学科,比如与遗传、检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带来了生殖领域的高速发展,但新技术到底适用于哪些人是值得大家思考的,比如非整倍体筛查,适用于哪些人,用在反复流产、高龄人群身上是否有能给她们带来益处。


对于单基因遗传病的筛查,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首先要确定疾病跟基因的突变有肯定的因果关系;

2.单基因的突变所导致的疾病会造成孩子出生以后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生存影响;

3.单基因突变造成了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生存影响,但是无法通过后天的医疗手段解决。


03、更年期管理

另一个与生殖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是更年期管理。中国现在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生殖内分泌科室对于女性更年期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做好更年期管理,做好健康指导,在适宜人群当中开展绝经激素治疗和非激素治疗的方案,以及进行广泛的科普,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2023版PCOS指南更新要点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疗专家建议,从2018年起由“共识”变为了“指南”,指南与共识的最大区别在于指南有循证医学证据。《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国际循证指南推荐建议(2023年版)》的循证医学证据较2018年版指南更加充分,但总体的架构和诊疗原则差别不大。


诊断依然是以月经失调、高雄的临床表现(多毛、痤疮)为主,如果只有月经紊乱,多毛、痤疮不明显,要进一步检查雄激素,若雄激素不高,就要观察是否存在卵巢多囊样改变。关于卵巢多囊的检查,23年版指南中最值得关注的改变是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代替卵巢超声,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诊断标准。原因在于,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MH与窦卵泡数有密切的线性关系;AMH也可以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雄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AMH水平的升高抑制卵泡的发育,导致卵巢内卵泡的选择障碍。


郁教授讲到,将AMH测定作为诊断标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它将有望作为卵巢多囊改变的一个非B超监测方法,如果在未来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得到证实,这将非常有益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另外,在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也有一些小的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排卵的问题,进行促排卵应首选考虑药物治疗,而不是试管婴儿。23年版指南中,将来曲唑作为首要促排卵方案,克罗米芬加二甲双胍变为备选方案


三、PCOS治疗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思路不同于现代医学“根据病因治疗疾病”的思路,纠其原因,郁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了十六字总结:“病因不清,机制不明,不可治愈,安全可控”。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得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为环境因素和遗传交互作用,但对其诊疗没有实际意义。多囊卵巢综合征,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疗,包括5个方面:

1.肥胖与代谢异常,这里要避免一处误区,即没有“瘦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仅有胖和不胖的区别,大家要明确,体重低于正常值不能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肥胖与代谢问题,要进行减肥和纠正代谢。


2.月经问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由于孕激素缺失,40岁以上女性子宫内膜癌高发,对此,月经的调理很重要,可以定期补充孕激素。


3.高雄问题,患者往往表现为多毛和痤疮,抗雄的主要措施是口服避孕药。


4.生育问题,生育问题与月经相关,不孕受到排卵的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在体重、胰岛素、肝功和甲功调整正常后,采用促排卵的方法。


5.心理问题,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部分人群受到肥胖、脸上长痘、身上多毛等明显症状的影响存在抑郁、焦虑状态,甚至会降低社会认知,无禁忌的饮食可以改变当即的心理状态但会更加肥胖,引起代谢和月经异常,从而加重了抑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以上5个问题,郁教授强调,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患者问题,让患者回归到正常健康的状态,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大家要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专家简介


郁琦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


✦亚太绝经联盟前任主席

✦国际绝经学会《Climacteric》杂志副主编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学会妇科内分泌与更年期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从事妇科内分泌工作30余年,进行不育和辅助生育、月经相关疾病、绝经管理和性发育异常等临床科研。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攻关课题在内的多项相关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


责编:liu


评论(0)
精彩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