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到世界19%左右,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020年4月,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正式发布了“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该指南对于我国开展HPV筛查有什么意义和启示?目前我国在宫颈癌领域有哪些新的进展和突破?新年伊始,中国妇产科网特别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魏丽惠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和深入交流,并对2021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2020年4月2日,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发布了“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这是继2001年、2006年、2012年、2015年(补充指南)之后的第4次共识指南。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筛查策略,很多都是参考美国ASCCP制定的。2012年“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就提出HPV筛查和联合筛查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的问题。2020年发布的“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在2012年指南的前提下,更强调基于对患者风险评估的更精确管理,即风险阈值概念。风险阈值主要看风险评估。以往拿到一个筛查结果,我们常常以结果的低级别、高级别、是否有癌的存在来决定治疗策略。但是2020“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特别强调基于当前的筛查结果和既往筛查史(包括未知史)结合风险评估表,来评估当前的风险和未来五年的风险。这个评估表来自于凯撒机构(KPNC)的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对150多万名患者进行了历经10年以上的随访,将当前筛查结果和过去的病史设计为数据表,生成患者的评估风险值,具有循证医学依据。魏教授指出,对于此指南,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关注风险阈值,而非单一去看筛查结果。
要把个人的筛查史和个体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以往的筛查,一般都是低级别病变,或HPV阳性,或细胞学异常,或阴道镜下得出的结果是低级别而没有引起重视。将上述情况与本次筛查结果相结合,通过风险评估,决定进行干预、随访,还是直接治疗。2020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明确界定的风险阈值,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结合我国情况,我们没有足够的筛查数据支持,在筛查准确性方面也尚需完善,筛查中,由于方法、地点、试剂不同,比如HPV检测方法、细胞学检查方法有所不同,筛查可信度究竟有多少?这是回顾以往的筛查发现的客观存在的问题。
二、对轻微筛查异常的患者如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管理。
当前的筛查,细胞学提示高级别,或者HPV16/18阳性,需要转诊阴道镜进行检查。但对于轻微筛查异常的患者(如HPV阳性,细胞学检查正常,或HPV阴性,细胞学也是阴性)应如何诊断? 比如,既往筛查有问题,当前阴道镜检查显示是低级别、高级别或者没有得到证据,要怎么诊断?2020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中都分别进行了阐述。
在我国,要考虑筛查设备的清晰度和筛查的质量问题,比如HPV阴性,细胞学低级别,会不会存在漏诊?这是大家担心的问题。此外,我国HPV试剂共104种,其可信度有多少?有待数据证明。
三、关于筛查年龄的问题。
2020年的指南中建议开始筛查的年龄为25岁,而非21岁,指南建议可以进行细胞学检查,但更强调HPV检查的重要性。由于65岁以上患者发现癌症往往是晚期,因此还需加强对于原来观察时间不长的65岁以上人群的筛查。
四、关于病理学的诊断。
在2014年WHO提出,把CIN1、CIN2、CIN3的三分法变成低级别、高级别的两分法。这一次,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分别提出,由于CIN2和CIN3进一步发展的危险程度不同,不能单纯认定高级别就多治疗,而低级别就不治疗。此外,高级别中可能存在CIN2过度治疗的现象,因此建议两分法加三分法结合运用,例如,低级别病变,应备注CIN1,高级别病变应备注CIN2或者CIN3。
五、关于异常管理中阴道镜的问题。
一般阴道镜下显示异常,为避免漏诊,需对异常部位取材,如果患者有细胞学异常、HPV异常,而阴道镜未看到病变,可以四项盲检取材,同时进行宫颈管搔刮。实际上,上述做法在我国尚存争议。魏丽惠教授认为,如果患者出现细胞学检查异常或者阴道镜检查异常,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需坚持四项检查,进行宫颈管搔刮,以免漏诊。对于年轻女性,特别是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应该给一个再查的机会,因为一旦积极的处理,有时候对年轻女性会造成一些损伤。
总而言之,ASCCP有很多内容值得深思。魏教授表示,“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指南”对我国宫颈癌筛查异常的常规管理的制定和修改具有重要意义。
HPV疫苗对女性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最近WHO癌症报告特别讲到HPV疫苗问题。2006年HPV疫苗全球上市,通过对16-26岁的女性进行1-8年的观察、随访,总结指出对于没有感染HPV16、HPV18型的女性,宫颈癌的高级病变明显下降。有数据表明,HPV疫苗对HPV16、HPV18的预防效果可达到99%,对于其他HPV型别的感染,预防CIN2效果达到63%,预防CIN3效果达到74%,预防原位癌效果也达到90%。上述证据表明,HPV疫苗虽然主要针对HPV16、HPV18,但实际上针对其他型别,如31、33、45、52、58型别,一样可起到预防作用。
HPV疫苗上市十余年,其重要性日益突显,特别是小年龄组实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整体提升防治水平,推动“加速消除宫颈癌的战略”
2020年11月17日的世界卫生大会上,194个国家承诺执行实施WHO“加速消除宫颈癌的战略”,我国也是194个国家之一。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世界19%左右,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我国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不到40%,疫苗接种率不到1%,加速消除宫颈癌任务异常艰巨。
魏丽惠教授希望在2021年继续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积极参与到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重点筛查工作中。
魏丽惠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产业学会妇幼健康学会会长;国际阴道镜和宫颈病理联盟(IFCPC)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成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主编等。曾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会副会长。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获多项国家教育部、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市等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及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中国医师奖等;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培养博士研究生68名。
责编: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