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协会(ASEA)组织的2024年第12届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ACE 2024)于9月19-2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隆重召开,中国专场成为此次盛会的亮点。首届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于2010年在我国上海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不仅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展示成果的平台,而且成为亚洲妇科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领域增进理解、促进交流的重要论坛。
中国妇产科网特邀此次出席中国专场的国内领域顶尖专家,为您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观点,共同探讨国际医疗合作的未来之路。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张信美教授,介绍米非司酮治疗疼痛性子宫腺肌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面的研究。
中国妇产科网:
张教授,您在研究中发现米非司酮治疗疼痛性子宫腺肌症的具体疗效如何?有哪些关键指标或数据支持您的结论?
张信美教授:
在现有的治疗药物中,米非司酮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尽管其最初并非专门针对此病症。我们的研究回顾了国内约500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均涉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经验,用药剂量范围在2.5毫克至50毫克之间。
在我们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1.痛经:作为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痛经的缓解是我们评价治疗效果的首要指标。经过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后,我们发现痛经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2.子宫体积: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下,子宫体积有所减小,而小剂量治疗时子宫体积变化不明显,有时甚至增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我们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浙江省内及安徽省等十几家医疗机构,共100多名患者。试验中,我们使用了安慰剂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在治疗疼痛性子宫腺肌症方面效果显著,仅有极小部分患者出现不规则少量出血。此外,对肝功能等组织的影响也较小。
治疗结束后,部分患者在停药一到两个月内仍保持良好的疗效。我们还观察到,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均有改善,月经量增多的问题也得到了控制。
总体来说,米非司酮在治疗疼痛性子宫腺肌症方面的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小。我们的研究为米非司酮在此病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中国妇产科网:
在您的研究中,米非司酮治疗疼痛性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如何?是否发现了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您有哪些建议或应对措施?
张信美教授:
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我们密切监测了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乳腺状况,对于子宫内膜的变化进行了超声检查。
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期间,我们原本预期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情况,但实际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的厚度并未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短期使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较小,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此外,我们还监测了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乳腺状况,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些数据表明,米非司酮在短期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是良好的。
关于停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弹现象,我们的研究发现,患者在停用米非司酮一至两个月后,仍保持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在治疗疼痛性子宫腺肌症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但仍需注意监测可能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ACE 2024
专家风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张信美教授在ACE 2024大会中国专场上进行精彩演讲。
张信美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普通妇科主任兼妇二科(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房)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曾在美国及澳大利亚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盆底与盆腔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性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常委
❖全国卫生产业管理协会妇科智能诊疗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盆腔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精彩花絮
图源:部分内容来自ACE官网、ACE 2024中国专场专家团队
责编: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