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每周一手术】栏目将为大家重点推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郑莹教授团队国内首创的阴道腔镜手术(pneumovagina laparoend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PV-LESS)。本案例展示了利用PV-LESS行阴道上段前壁肌瘤剥除术的手术步骤及操作技巧,于2021年发表于国际英文期刊(DOI:10.1097/MD.0000000000025969),并在2024年于第53届美国妇科微创协会(AAGL)年会上进行汇报交流。PV-LESS是继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v-NOTES)手术经验之后的又一种创新性阴道腔镜手术方式,为阴道手术提供了全新的手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阴道手术暴露不清楚、操作不安全的痛点问题。本案例为妇科临床医师学习前沿微创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PV-LESS手术技巧
1.术前准备与入路建立:
由于阴道肌瘤位于阴道前壁穹窿处,临近膀胱三角区,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并留置双侧输尿管支架。
采用普通薄膜建立阴道气腔(压力14mmHg,流速7L/min),成功构建了稳定且充足的阴道操作空间。
2.阴道肌瘤的切除与缝合:
于阴道上段前壁肌瘤最突出处切开阴道黏膜,完整剥除肌瘤。
使用3-0可吸收倒刺线连续缝合阴道创面。
3.术毕检查:
术毕再次行膀胱镜检查,拔除双侧输尿管支架。
PV-LESS适应证及优势
1.适应证:
PV-LESS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阴道病变手术,包括盆底网片侵蚀修复、阴道斜隔/纵隔切除、阴道肌瘤及囊肿切除、膀胱阴道瘘及直肠阴道瘘修补,以及阴道恶性肿瘤取活检等。
尤其适用于病变位于阴道前壁或阴道上段的患者,以及因肥胖等因素导致阴道暴露困难的复杂病例。
2.优势:
视野清晰、安全性高:
PV-LESS克服了传统阴道手术肉眼视野局限、暴露困难的缺点,使阴道壁手术在腹腔镜高清视野下清晰显露阴道病变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如尿道、膀胱三角区、直肠)之间的关系及层次,降低邻近器官损伤的风险,提高阴道手术操作的可视性、便捷性与安全性。通过 CO₂ 气体充分扩张阴道壁皱襞,可精准判断阴道病变的位置及边界,确保阴道恶性肿瘤切除达到足够的阴性切缘距离。
降低麻醉及体位要求:
对于阴道前壁病变或瘘,PV-LESS 无需采用特殊体位(如膝胸卧位)及相应的麻醉方式,简化了繁琐复杂的手术和麻醉准备,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女性,35岁,G2P0+2。
主诉:发现阴道肿物2年,增大3月。
现病史:2年前于我院妇科查体时发现阴道壁肿物,直径约1.5cm,无疼痛、排尿困难及性交痛等,选择随诊观察。3月前复查,肿物增至3cm,表面充血,以“阴道肿物”收治入院。
查体:阴道前壁上段偏左可触及3cm肿物,质硬、活动度良好。
辅助检查:阴道彩超提示:阴道前壁3.0cm*3.4cm弱回声,边界清晰。肿瘤标志物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术前诊断:阴道壁占位待诊。
拟行手术:PV-LESS阴道壁肿物切除术。
术后诊断:阴道平滑肌瘤。
总结
PV-LESS作为一种创新的微创技术,在阴道手术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高清腹腔镜成像,结合CO₂气体扩张,有效克服了传统阴道手术在视野暴露和操作空间方面的局限性,降低了邻近器官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此外,PV-LESS简化了麻醉和体位要求,提升了术者的操作便捷性和患者的舒适度。本案例成功、安全、便捷的开展,证实了PV-LESS在阴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妇科微创手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然而,通过传统薄膜建立阴道气腔存在密闭不严的问题,术中可能导致阴道气腔压力不稳定,进而影响手术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团队自主研发了“郑式阴道腔镜PORT”(专利号:ZL202220942707.4),并成功将其转化为产品。“郑式阴道腔镜PORT”显著提升了PV-LESS操作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简化了阴道气腔的建立和操作过程,进一步增强了PV-LESS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Liu JH, Zheng Y, Wang YW. 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vNOTES) as treatment for upper vaginal leiomyoma: A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May 21;100(20):e25969.
专家简介
郑莹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妇科腔镜中心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Emory大学博士后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妇产科学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卫健委“一带一路”高级妇科内镜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产科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腹腔镜学组常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机器人外科医师分会常任委员、四川省健康教育协会常任委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常任委员、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协会NOTES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单孔与阴道腔镜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肿瘤生殖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妇科内镜学组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会员、世界妇产科联盟(FIGO)会员、美国癌症协会(AACR)会员、美国腔镜学会(AAGL)会员、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四川省执业健康专家、成都市妇幼健康服务专家、成都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成都首届优秀医师。《四川大学学报华西医学版》《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加速康复外科杂志》《BJOG中文版》编委,《妇产与遗传(电子版)》《机器人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和妇科微创治疗,专注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的微创诊治,精于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多学科诊治,擅长多孔、单孔腹腔镜,v-NOTES,机器人手术。创新性探索总结“郑氏脐部定锚法”整形、“郑氏4C悬吊法”、 “郑氏经脐单孔腹膜外入路”等相关单孔技术,开创国内外先河。率先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单孔腹腔镜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单孔腹腔镜肾静脉水平淋巴结清扫的早期巢癌分期手术、经脐单孔腹膜外正中入路淋巴结切除术。主编国内外首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视频集》并获得四川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单孔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视频曾获2018年第27届欧洲腔镜年会“最佳视频优胜奖”提名。
曾在《Cancer Research》、《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Gynecologic oncology》、《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SCI 45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八年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及专业著作和译著9部。执笔并参与多项相关专家共识的制定7项。负责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妇科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平台建设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市科技局及世界妇产科联盟合作项目等10余项课题研究。并获得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在内的专利40余项。
团队医生简介
刘舰鸿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博士研究生
责编: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