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述评 | 黄荷凤院士:2024年出生缺陷防控领域进展与突破
2025-01-02
作者:黄荷凤 院士
来源:医说生殖公众号
浏览量:9233
出生缺陷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防治措施的加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过去这一年,我国在生殖遗传方面取得了诸多新成果,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元月新岁,『医说生殖』平台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黄荷凤院长,围绕2024年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关键成果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新一年的出生缺陷防控领域进行展望,同时向广大青年医生分享临床与科研经验并送来祝福。
1.2024年您的科研团队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成绩卓著,能否请您为大家介绍下关键成果?这些成果对改善我国出生缺陷防控现状有哪些重大意义?
2024年,我国在生殖遗传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新成果,我们科研团队也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主要在生殖医院和出生缺陷防控领域产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是加强对出生缺陷携带者的筛查研究,我们团队参与发布三篇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共识。其中我们团队牵头制定的《针对生育人群的携带者筛查实验室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是中国首个专注于生育人群的携带者筛查的实验室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共识基于中国人群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实践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开展携带者筛查过程中的疾病选择、筛查策略、检测流程、报告解读等核心内容与关键问题形成了共识意见。三篇携带者专家共识的发布推进了国内携带者筛查应用,对于指导生育人群防控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遗传病引起的出生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创新性的提出非严重男性因素不育患者科学助孕新策略。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在支持生育、提升人口数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提升生殖健康为目标的科学助孕策略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我们与乔杰院士合作,共同牵头,联合全国8个省份的10家生殖医疗机构,实施了一项多中心、开放式、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研究在非严重男性不育患者中,常规体外受精(IVF)技术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疗效差异。研究发现,在这类患者群体中,ICSI技术相较于传统IVF技术,并未显示出更高的首次移植后活产率,反而在可利用胚胎数量、移植率以及后续观察到的累积活产率方面表现不佳。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柳叶刀》上发表,为生殖医学从业人员在治疗非严重男性不育症方面提供了重要证据。
三是实现遗传性肿瘤源头防控实现新突破。团队通过符合中国人群特异性的乳腺癌PRS模型,进一步应用PRS、乳腺癌易感基因罕见变异和乳腺癌家族史,构建了胚胎的乳腺癌终生风险综合评估模型。这项突破性研究的成果使得一位患有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且携带有BRCA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的26岁的女性患者,能够在接受内膜异位症治疗后,从3个胚胎中通过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出1枚低风险胚胎进行移植,并最终顺利怀孕。这一案例标志着中国在遗传性肿瘤的预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遗传性肿瘤的防控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创新的策略和手段。
四是推动新一代无创产前筛查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团队联合三家医院在1,090名高风险孕妇中开展NIPT2.0的临床研究,其检测敏感性达到了98.5%,特异性为99.3%。这项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非侵入性手段对胎宝宝进行全面的遗传变异筛查,其成果对产前诊断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确保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合理和规范的应用,从而最大化其医疗价值,我们主导制定了《新一代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2.0的临床应用指南》,这预示着新一代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2.0即将迈入实际临床应用的新阶段。
五是推动孕前门诊和遗传咨询临床应用集成模式,在常规“婚前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代谢指标、生育力评估和健康生殖宣教内容,指导健康生育,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六是对早孕妇女开展妊娠并发症高危群体的筛查,如利用我们团队自行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设计的孕早期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筛查体系,并进行营养和自行设计孕期运动操的App手环监测下的干预模型,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七是建立基于家庭父母和新生儿配对的长期婴儿健康随访体系,早期发现产房后的出生缺陷儿的生长发育偏移,减少出生缺陷儿在功能上的致残力。
2.在您看来,2024年出生缺陷防控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迎来了哪些难得机遇?未来的研究重点又将会聚焦在哪些方面?
出生缺陷面临的传统挑战依然存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出生缺陷的两大主要原因——遗传与环境,仍是影响的核心。目前,环境因素对遗传的作用依然显著,如空气污染(PM2.5)、水污染等问题,持续对出生缺陷的防控提出严峻挑战。此外,人类在探索宇宙、征服外星的过程中,对非地球环境下人体健康及下一代健康的研究尚属空白,这也构成了新的未知领域和挑战。
公众对于出生缺陷的危害性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各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先进产前筛查技术和遗传咨询服务的普及程度存在差异。我国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采取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以宣教为主,告知孕产妇避免不良环境暴露。同时,近年来纳入了隐性遗传病的孕前携带者筛查,通过技术手段在妊娠前识别并规避潜在疾病。
二级预防:针对已妊娠的孕妇,通过遗传学诊断评估胎儿是否存在出生缺陷。传统方法以形态学评估为主(如超声、核磁诊断结构异常),但对非器质性疾病(如癫痫、脑瘫、渐冻症等)或新发突变的识别能力有限。新技术的应用,如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和新型无创产前检测(NIPT2.0),有效提升了诊断精度和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约1%的人群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虽然个体基因总量正常,但在形成配子时易导致出生缺陷。然而,染色体检测并未作为常规筛查项目,绝大多数人群并不清楚自身染色体结构。这部分人群对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不可忽视,例如平衡易位患者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仅为1/9。因此,建议人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自身染色体结构,这对预防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遇方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出生缺陷的防控带来了新希望。世界范围内,已有一些著名的生物基因数据库(如RFS和UKBB),对正常人群与疾病人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一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未来必将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基因数据库,为人类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分子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支持。也应将的重点将集中于出生缺陷预防体系的完善。此外,对于罕见病引发的出生缺陷,基因编辑技术正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基因片段、碱基对甚至染色体的编辑,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相关疾病,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成长。一些针对罕见病的“孤儿药”已经逐步纳入公费医疗,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然而,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疾病,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路径。这将是未来的重要机遇和发展方向。
未来,我们的研究将重点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同时,我们将探索如何将这些新兴技术有效融入出生缺陷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体系,并通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评估其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优化研究思路,推动专家共识和指南的制定。此外,我们还计划构建复杂疾病的多基因评分体系,特别是在中国人群中建立高质量的临床队列数据,积累丰富的基因型与表型信息,深入探讨复杂疾病的病因机制。通过不断提升多基因评分系统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我们致力于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及重大慢性病的诊治提供科学支持。
3.人才是学科发展根基。能否请您给大家分享一些宝贵建议与心得体会,助力青年医师成长?
我想对于青年医师来说,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一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尤其是青年临床医师,保持对医学热爱和好奇心的同时,坚持做科学研究,这是推动“临床科学家”不断前行的动力。二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掌握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师的基础。三是要关注医学前沿的发展,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一方面,在医疗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医疗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但也是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旅程。希望大家坚持问题导向,带着临床问题去做科学研究,推进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进而验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大家获得幸福感,也可以让青年医师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年医师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卓越,同时要学会调整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不要放弃,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值此新年之际,我祝愿所有的青年医师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能够在医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风采
黄荷凤 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
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学/遗传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为发育源性疾病机制和遗传性出生缺陷精准防控。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假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建立了孕前-孕期-婴幼儿多中心整群随机儿童肥胖干预的国际合作健康生命轨迹队列,辅助生殖技术出生队列,结合生殖/遗传新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从生命源头降低慢病风险,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培养研究生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