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羊城三月,大咖齐临,共探生殖医学未来发展,2025年柔济生殖与遗传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5-03-23
来源: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公众号
浏览量:9376
木棉灼灼映珠江,骑楼黛色沐春阳。3月21日-22日,2025年柔济生殖与遗传国际高峰论坛在美丽的花城广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医学会、广州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联合举办,设生殖男科实操培训班、专题学术会议共12场,涵盖了生殖临床、基础、护理、管理和AI等多个话题,邀请1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对生殖与遗传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025年柔济生殖与遗传国际高峰论主会场
第七届无精子症国际论坛
开幕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见桥教授主持大会开幕仪式,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逐一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随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振辉院长、广州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昭昇、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风华教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蓉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
致辞中,各位领导、专家高度评价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肯定了柔济生殖与遗传国际高峰论坛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他们指出,论坛始终紧跟生殖医学领域前沿动态,精心设置多个热点专题分会场,为国内外生殖医学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最后,各位致辞嘉宾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为推动我国生殖医学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BJOG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国特刊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BJOG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国特刊客座主编孙贇教授和徐艳文教授分别发表致辞。特刊聚焦辅助生殖技术(ART)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了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刊不仅展现了中国生殖医学工作者的学术智慧与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同行了解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必将促进全球生殖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Wiley出版社代表Wendy Krijnen女士也发表贺词,对特刊的学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在十余位特刊编委和百余位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BJOG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国特刊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生殖医学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风华教授团队探究了IVF-PGT的可行性,并建立了亲源DNA污染检测技术(qPCT),进而确保PGT结果准确性。经过研究和临床验证,刘教授团队了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适用于RSA、RIF、高龄患者生育问题,此外对于新鲜IVF周期的PGT研究正在探索,期待研究结果为临床带来新的改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见桥教授介绍,促排卵药物历经数十年发展,药物稳定性、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使用不同机制的促排卵方案,应当在安全、有效、经济、患者友好的原则指导下,为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此外,AI的发展也为促排卵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为临床决策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颜军昊教授指出,助孕前进行遗传学相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些检测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遗传风险,为夫妇提供个性化的生育建议,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并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晓红教授回顾了PGT-A有关证据,指出对于高龄女性(≥38岁且至少有一个可活检胚胎)或AMH水平高、获卵数及囊胚数多的女性,PGT-A可能提高活产率;在uRSA患者中,<35岁PCOS、男方染色体多态性或高龄(>42岁)女性可能受益;但uRIF患者无明显获益,仅在排除染色体非整倍体时可考虑;严重畸精子症人群中,PGT-A可能降低早期流产率,但证据尚不充分。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Ben Mol教授通过对多项文献的荟萃分析,揭示了全球不孕症临床研究质量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Mol教授呼吁研究者秉持为患者负责的原则,积极开展随机临床试验,特别是前瞻性注册研究,以探索最佳实践方案。哈萨克斯坦生殖医学研究院Polumiskov Vadim Evgenievich教授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在高龄女性中应用PGT-A,以显著降低年龄对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负面影响。但仍需谨慎评估嵌合体胚胎移植,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可能的获益与风险,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决策。俄罗斯妇幼医院Vysotsky Alexander Yuryevich教授以胚胎学家的视角为大家展示了俄罗斯ART和PGT-A的实施现状,指出PGT-A仍然是一种有创手术,且假阳性结果和数据解读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可利用胚胎的丢失。考虑患者对PGT-A的积极预期,需要由专业组织形成清晰的声明以阐释其优势、局限性、风险等。
学术讲座
李劲松院士: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院士率领团队开展此项技术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还在实践中应用广泛,为研究胚胎发育和理解疾病机制等提供了新的遗传学工具。李院士还提到了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他指出,尽管蛋白质在体功能网络研究成为趋势,但功能基因研究进展缓慢。他强调了亟需构建新体系以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目前蛋白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除了基因层面的改造以外,单倍体干细胞还可以用于染色体层面的改造,为研究染色体结构功能的关系以及染色体进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李蓉教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流行病学现状及诊疗理念变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讲到PCOS全球患病率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在我国,过去十年患病率从5.6%上升至8.2%,人群特征也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不同种族之间,患者的临床表现、代谢和心血管并发症差异很大。PCOS病因也十分复杂,可由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PCOS诊断分型问题亟待解决,应纳入临床可得的多项检测指标,探讨PCOS的新分类标准。李蓉教授总结指出,探讨更精准、个性化的PCOS诊断及治疗方式迫在眉睫,同时也需要开展基于人群的高质量研究,探讨更安全、可接受度高的管理和治疗方式,从药物治疗到生活方式干预,全面治疗和管理PCOS。
孙贇教授: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应用与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贇教授介绍,携带者筛查是针对没有明显的遗传病表型,但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变异的个体进行的遗传学检测,是预防遗传性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应在所有有生育需求的夫妇中推广。近年来国际国内发布了多篇指南共识以指导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实践,然而,由于筛查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遗传变异位点和临床表型的复杂性等,携带者筛查疾病的范围、报告原则等问题仍需继续探讨。孙贇教授指出,检测前、检测后充分且准确的遗传咨询十分关键,应当对患者充分告知检测范围及检测局限性,特别是对“残余风险”的解释,避免患者对检测结果的质疑和困扰。
周灿权教授:谈对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的认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灿权教授强调,ART的质量控制是确保ART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育结局。他指出,质量控制应贯穿于ART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包括实验室操作、临床管理以及患者护理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成功率和降低潜在风险。周教授还提出,建立严格的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化流程是保障ART质量的基础,需要选择恰当的指标如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来作为参考。周教授还强调了策略调整和技术提高的关键作用,指出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可以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石玉华教授强调,乳腺肿瘤患者在接受生殖毒性治疗前应考虑生育力保存,以保障未来的生育需求。对于女性生育力保存,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或卵巢组织冷冻等现行比较成熟的技术。石教授分享了团队的临床经验,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和个性化方案的重要性,以帮助患者在战胜疾病的同时也能保有生育的权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贺芳教授指出,阿司匹林是目前预防子痫前期最有效的药物,建议最好在16周之前开始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推荐使用更高剂量(100-150md/d)每晚睡前口服,可使用至36周或分娩前停药,但对妊娠中期sFlt-1/PIGF≤38的人群提前停药并没有发现不利影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海英教授深入探讨了拮抗剂方案中孕酮与LH的平衡机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她指出,孕酮和LH的动态平衡对卵泡发育和排卵调控至关重要,拮抗剂方案通过精准抑制LH峰,可有效避免过早排卵,同时维持适当的孕酮水平以支持子宫内膜容受性。刘教授结合临床数据,强调个体化用药和监测的重要性,以优化促排卵效果并提高妊娠率。
第六届生殖男科内分泌基础理论及睾丸显微取精实操精英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安庚教授主持开班仪式,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李石华教授为培训班致辞。会议内容涵盖男性生殖内分泌及精子发生基础理论、睾丸显微取精手术基础与遗传知识培训,以及病例讨论和实操培训。
安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向锋教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周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潘峰教授等专家分别就精子发生和性激素调控与代谢、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控与激素药物应用、显微取精术技巧及应用要点、显微技术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江西妇幼保健院陈厚仰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松占教授对临床内分泌治疗的病例进行热烈讨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文红教授和江庆萍教授还分别讲解了不同来源精子的实验室处理和睾丸组织病理学与临床诊断要点。之后,实操环节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专家团队付欣博士、蓝宇博士、彭天文博士等还分享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病例,并指导了睾丸显微取精术及睾丸组织冷冻与解冻的实操培训。本次精英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参会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推动了生殖男科领域的发展。
青年医师菁英论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海英教授为论坛开场致辞,表达了对青年医师成长成才的重视和关怀。随后,广东省人民医院赵晓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朱慧莉教授以及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郑备红教授依次主持会议,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华南理工大学张美佳教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魏代敏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刁飞扬教授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柳娇教授、曹明珠教授、刘寒艳教授、王京教授等青年翘楚齐聚一堂,分享各自团队的科研经验与成长道路上的心得体会。通过全面细致的交流,与会专家对培养创新思维,发现科学问题,探究科研方法以及撰写论文技巧等各方面实践内容都有了更加深入和具体的认识。同时各位专家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和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重要性,为今后开展科研工作和取得更多突破打下良好基础。
生殖医学中心科室管理培训沙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海英教授主持开班仪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见桥教授为会议致辞,强调了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赖永洪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平衡科室运营效率与患者服务质量,南京大学商学院吕伟教授阐述了生殖中心的发展战略和如何优化服务流程管理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刘见桥教授分享了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对患者进行预期管理,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工作坊环节,全体参会人员与资深心理咨询师高雅莉一起讨论了不同类型患者的谈话艺术,就如何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本次沙龙,与会者对生殖医学中心的管理和患者服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将大大促进今后科室高效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
AI人工智能技术科研应用实践培训沙龙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欧湘红教授为本次培训沙龙开班致辞,指出人工智能(AI)技术对生殖医学的革命性影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磊教授分享了胚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岳恒教授展示了AI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并现场教学,帮助与会者快速掌握AI的应用技巧和方法。在全体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就AI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不断,为AI技术赋能生殖医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第七届无精子症国际论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安庚教授主持开幕,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李石华教授为会议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殖大咖授课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熊承良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生殖男科领域中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讲解了如何在体外重建男性生育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孙斐教授阐述了精子发生过程中重要基因的调控机制,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姚兵教授从代谢的角度解读了环境毒素对生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卓炜教授分享了团队诊治睾丸肿瘤的创新经验,南方医科大学赵小阳教授分享了男性不育机制研究与治疗进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卫教授介绍了蛋白酶体介导多精受精的防控机制。
另外,论坛还设置精子发生与遗传检验、泌尿男科临床前沿、无精子症临床与基础三个专题,围绕男性不育与无精子症有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生殖生物学会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磊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副院长安庚教授开幕致辞。会议汇聚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孙青原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教授和郭靖涛教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艳文教授、复旦大学王磊教授和桑庆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王强教授、浙江大学范衡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张美佳教授、厦门大学王海滨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爽教授等多位杰出科学家,分享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了生殖疾病的本质及其机制,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见解和实践经验。这些前沿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大家对生殖疾病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生殖护理会场
本次护理会场聚焦生殖护理临床实践与临床新技术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临床实践方面,会专家分享了多项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包括早孕关爱行动与意外怀孕危机干预的有效措施、个案护理与个案研究报告的生成方法、性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实践策略,以及共病患者的生殖健康护理要点,为提升生殖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临床新技术方面,专家们全面回顾了国内外生殖健康护理工作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专家们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升辅助生殖技术的信息化建设与高效管理水平。然而,专家们也强调,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研究,以确保生殖护理实践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应对
本会场围绕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的实施现状、经验分享及未来应对策略展开深入讨论,吸引了众多专家及学者参与。会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青教授主持开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为会议开场致辞。
会议首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邢兰凤教授分析了当前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的实施情况,随后,广东省生殖医院沈晓婷教授介绍了医保助力高性价比促排方案的实操要点与策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春娥教授则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山东辅助生殖技术医保执行的实践与探索,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讨论环节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灿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贇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风华教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颜军昊教授带领来自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依次探讨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优化与风险防控策略、医保管理经验与飞检应对策略、以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医保服务优化路径、辅助生殖医保政策的落地和患者异地患者就医结算的问题等热点话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有助于辅助生殖技术未来的良好发展,减少患者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