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公布了“2023年第1版外阴癌临床实践指南”。与2022.V1版相比,2023.V1版对外阴癌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危险因素、病理学原则、影像学原则、手术原则及系统性治疗进行修订。
要点一
临床分期
1.1 VULVA-1(Also for VULVA-5)
临床分期中修订鳞癌或腺癌的局部晚期(大病灶的T2、T3:“初次手术切除周围脏器仍无法切除病灶”更改为“不切除近端尿道/膀胱/肛门无法切除病灶”)。对外阴癌“局部晚期”的定义表达更明确,更符合外阴癌分期系统的描述。
要点二
原发肿瘤危险因素
2.1 VULVA-3
切缘为浸润癌的处理中:“除扩大手术外不可切除”更改为“不切除近端尿道/膀胱/肛门无法切除病灶”。更精准定义“不可切除”范围,考虑到再次手术切除过多组织可能会导致功能障碍及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NCCN指南仍推荐对“切缘为浸润癌”的患者采用辅助外照射治疗。
要点三
病理学原则
3.1 VULVA-A 病理学原则
一般原则中免疫组化(IHC)部分第1条:“免疫组化(IHC)可能显示异常的p53染色”更改为“免疫组化(IHC)通常显示异常的p53染色”。表明“免疫组化”在识别p53状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3.2 VULVA-A 病理学原则
一般原则中免疫组化(IHC)部分第2条:删除了“临床病理学发现的相关性有助于识别肿瘤通路并可能提供预后信息”。
3.3 VULVA-A 病理学原则
一般原则中免疫组化(IHC)部分新增了第3条:“HPV不相关的SCC进一步通过P53状态分层,这表明P53异常的SCC在3种分子类型(HPV阳性、HPV阴性/P53突变型和HPV阴性P53野生型)中临床结局最差。”分层更细致,表明P53突变在外阴鳞状细胞癌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4 VULVA-A 病理学原则
“鳞状细胞癌病理学评估”第6条:新增“建议采用P53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P53状态”。
3.5 VULVA-A 病理学原则
修改了图1标题:新增“ (病理学家应描述他们测量浸润深度的方法。)”。因不同医院仪器差别、测量标准差异等因素,不可避免会出现对“浸润深度” 的测量出现一定的差别。因此指南对这部分做了细微改动。
3.6 VULVA-A 病理学原则
新增参考文献:
Kortekaas K, Bastiaanet E, van Doorn HC, et al. Vulvar cancer subclassiication by HPV and p53 status results in three clinically distinct subtypes. Gynecol Oncol 2020;159:649-656.
Tessier-Cloutier B, Kortekaas KE, Thompson E, et al. Major p53 immunohistochemical patterns in in situ and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vulva and correlation with TP53 mutation status. Mod Pathol 2020;33:1595-1605.
要点四
VULVA-B 影像学原则
4.1 影像学原则
“PET/CT”全部改为“FDG-PET/CT”。
“初始检查”增加1条: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可考虑使用FDG-PET/CT,来评估腹股沟或骨盆内是否存在需要额外治疗的未切除的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