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品牌专栏

热点资讯

HOT INFO

  • 12
    2024-07

    ESHRE2024前沿速递 | 叶虹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ART个体化管理及妊娠结局研究

    叶虹教授,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卵母细胞形态”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个体化ART方案”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携手雅培走进ESHRE2024,紧跟会议热点,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叶虹教授,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卵母细胞形态”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个体化ART方案”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内异症对IVF-ET结局的影响尚不统一,本次大会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卵母细胞形态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请您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该研究报道。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据统计,内异症患者不孕症发生率占30%-50%。内异症导致不孕的病因复杂,可能通过影响妊娠的各个环节而引起不孕或自然流产。理论上,内异症改变类固醇生成和卵泡生成,氧化应激增多、细胞周期改变、促进卵泡微环境中的炎症和血管生成,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内异症患者IVF结局较差是否与卵母细胞质量相关一直存在争议。有证据表明,内异症患者的卵母细胞形态受损可能影响受精,但大多数研究发现IVF后妊娠结局没有差异。 本次会议中学者分享了内异症对卵母细胞形态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回顾了单个生殖中心29130个ART周期,纳入实验组n = 4602个周期,27204个卵母细胞,对照组n = 24528个周期,178774个卵母细胞,分析了两组间的人口统计学和周期特征、卵母细胞形态。同时,该研究还比较了FET周期(共11116个;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组:2255个周期,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组:8861个周期)的妊娠结局。其中,研究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定义为包括超声诊断内异囊肿、腹腔镜诊断内异症或进行内异症手术或超声发现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而对照组指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由于样本量非常大,因此结局不仅关注了统计学差异,还对关联性进行描述。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内异症与卵母细胞异常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虽临床妊娠率(61.5% 比64.5% ,P: 0.007,Phi: 0.025)、妊娠丢失率(22% 比24.4% ,P: 0.05,Phi: 0.022)对照组高于内异症组,但两组活产率相似(52.5% 比53.2 P: 0.56)。 总的研究认为,内异症不影响卵母细胞形态,对囊胚率和受精率以及妊娠结局没有负面影响。该结果虽然是回顾性研究,但样本量足够大,不仅解答了对卵母细胞质量影响的疑惑,同时再次说明内异症对IVF结局无不良影响。 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一直备受关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助孕结局与患者内异症程度密切相关,本次大会学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量身定制ART方案提出建议,有哪些新的内容和启发? ART治疗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次大会中学者通过回顾评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症的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RT前和ART期间提出建议: 1.手术可以辅助ART,对IVF助孕前轻-中度内异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这个证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的手术可能增加自然妊娠率和IVF结局。由于缺乏相关的RCT研究,目前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的手术仍主要用于治疗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 2.为了提高内异症患者的IVF成功率,建议进行ART治疗前干预。最传统的方式是IVF治疗前使用GnRH-a,但对长效GnRH-a方案与标准IVF/ICSI方案的优势性比较尚不明确。此外,也缺乏ART前使用口服GnRH拮抗剂和口服避孕药进行预处理的证据支持。 3.最近研究支持内异症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损伤是IVF失败的原因之一。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记物:子宫内膜炎症的biomarker,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细胞因子表达。高水平的BCL6与内异症的IVF不良结局相关,并且BCL6高表达的患者可能受益于IVF前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4.据推测,ART术前局部子宫内膜搔刮可能有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然而,研究显示ART前内异症患者搔刮子宫内膜以及宫腔灌注不能改善IVF结局。 5.内异症患者在ART期间推荐进行个性化的ART方案。GnRH激动剂和拮抗剂方案都可以使用。促排时,由于卵巢反应较差,III-IV期内异症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促性腺激素。在内异症患者取卵时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证据不足,但推荐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使用。在受精方面,排除男性不育因素,内异症ICSI与IVF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最后,缺乏足够的证据推荐内异症患者的黄体支持方案。
  • 14
    2024-07

    ESHRE2024指南速递 | 马晓玲教授: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新指南,新观点

    马晓玲教授,围绕“ESHRE会议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南的更新”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携手雅培走进ESHRE2024,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马晓玲教授,围绕“ESHRE会议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南的更新”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风采 马晓玲 教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专家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甘肃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编委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1994年开始从事妇产科学相关的疾病诊疗工作,2005年起专门从事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排卵障碍性疾病等的诊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致力于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科普宣传以及男女性生育力评估及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研究。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华收录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 今年的ESHRE会议上,有讲者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指南的更新进行了专题讲座。请您分享一下,您对这次POI指南更新的看法? ​ 这场讲座是关于对即将更新的POI指南的介绍,更新内容涉及了POI的定义、诊断、风险因素、治疗等多个方面,将对临床实践特别是对POI诊断和管理的规范化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讲座提到更新后的指南在POI的定义、诊断方面进行了更新,将POI定义为40岁前卵巢功能丧失,特征是闭经或月经紊乱、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将年龄在40岁至45岁以内的卵巢功能丧失的女性定义为围绝经期。在诊断标准方面,建议诊断POI需要患者至少存在4个月的月经紊乱病史,同时FSH水平升高超过25 IU/L。将FSH评估复查时间建议在4-6周后重复一次,且若患者月经量很少或闭经时,可以抽随机血FSH判断。这将有助于加快诊断进程,避免以往常见的诊断延迟问题。另外,指南对AMH在POI诊断中的作用也给出了明确建议,建议AMH不应作为POI的主要诊断指标,但在FSH结果不确定时可辅助确诊。指南对POI定义及诊断方面的更新将有助于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诊断POI。特别是FSH重复检测间隔时间的缩短,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焦虑。 其次,在对POI病因寻找方面,更新的指南提到对于遗传方面,除了常规的染色体分析和脆性X综合征筛查外,还提出可以考虑使用下一代测序等技术进行更广泛的基因检测。且不应以年龄限制某些基因检测,如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患者的相关症状可能直到30多岁才表现出来。因此,在自身免疫方面,建议对原因不明的POI患者筛查21-羟化酶抗体,以排除是否存在肾上腺功能不全,但对常规检测抗卵巢抗体是不建议进行的。 在POI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强调POI会对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在生育力方面,POI大大降低了自然妊娠的机会。但对于非手术POI可能仍然会存在排卵,如无妊娠计划,非手术POI的患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对有妊娠计划的女性,应告知生育力保存的几率小,目前没有可靠的干预措施可以增加卵巢功能及自然受孕率。在心血管健康方面,POI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建议定期监测心血管风险因素,建议POI患者至少使用HRT到正常绝经年龄,这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长预期寿命。在认知功能方面,POI与认知障碍和痴呆风险增加相关,建议使用HRT至少到正常绝经年龄以降低这些风险。此外,更新的指南还涉及了POI对肌肉健康、性功能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为保护骨骼健康,指南建议每日口服至少2mg雌二醇来改善骨密度。同时,也提出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如负重运动和锻炼。POI患者坚持激素治疗至关重要,但也需要长期随访。同时,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包括生殖内分泌、遗传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将促进我们未来为POI患者提供更全面、协调的照护。 这次指南更新反映了POI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将有力推动这一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向前发展。指南更新对POI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更明确、更全面的指导,有助于我们更早地识别和诊断POI,并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全面的管理。
  • 19
    2024-07

    ESHRE2024前沿速递 | 师娟子教授团队的前沿探索与人才培养之旅

    师娟子教授和蔡贺副主任医师,围绕参会感受、团队培养经验以及团队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师娟子教授和蔡贺副主任医师,围绕参会感受、团队培养经验以及团队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1.尊敬的师娟子教授,您好!祝贺您带领团队参加ESHRE2024年会,这是一个汇聚全球顶尖生殖医学专家的国际盛事。请问,作为一名在生殖医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生殖人”,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参会的感受吗? 在本次ESHRE年会上,我们科室的成就令人振奋——三位杰出的医生脱颖而出,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认可,也在全球生殖盛会上留下了宝贵的足迹。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团队实力的认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年轻的医生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发言。蔡贺副主任医师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阿托西班在增加囊胚移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识别哪些患者因异常子宫收缩而可能从阿托西班治疗中受益。另一位演讲者师赞医师则带来了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在田莉主任医师的领导下,由蔡贺副主任医师提供指导,旨在探讨对于预计卵巢低反应的人群中应用fPPOS促排卵方案与传统拮抗剂促排卵方案相比,能否得到类似的活产结局,以期为该人群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此外,我们团队还有一位医生也通过Poster展示了一项与胚胎种植失败相关的研究,这一话题同样引起了生殖同仁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次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我们科室整体努力的肯定。它激励着我们要继续培养年轻人的科研热情,鼓励他们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未来,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投稿,更多的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2.尊敬的蔡贺医生,感谢您在ESHRE2024会议上与全球生殖同仁分享了关于阿托西班对经历过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并计划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活产率的宝贵临床研究成果!能否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这项成果?您认为,未来应如何进一步探索和验证阿托西班在子宫收缩异常的患者中的潜在价值? 非常荣幸能在今年的欧生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1,100例患者,旨在探究阿托西班对曾有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史的女性,是否能在其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前提高活产率。初步结果显示,常规应用阿托西班并未显著提升整体活产率。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子宫内膜蠕动波的测定,并通过亚组分析发现,阿托西班似乎对存在蠕动波异常的女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基于现有的研究,我们计划在未来针对可能存在蠕动波异常的患者开展更大规模的样本研究,以期进一步验证阿托西班在此类患者中的潜在价值,并帮助她们提高活产率。 3.在本次年会上,您带领您的团队展示前沿的研究成果,这显示出了您出色的青年医生培养和团队管理能力。请您分享一下,您在培养青年医生的过程中是如何持续帮助和促进他们成长的?您在凝聚和管理团队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及心得体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在我心中有着特别的分量。回顾20年前,当我刚刚踏入这个行业时,我们的英文水平普遍不高,许多医生甚至连阅读英文文献都有困难。然而今天,看到我们年轻的医生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流利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从容应对提问,我深感欣慰,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在我们科室,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医生等待着被发掘和培养。我认为,要帮助他们成长,关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深入研究科研问题,这是他们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基础。其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交流与讨论,这不仅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最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无论是通过线上课程还是现场培训,都能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我相信,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我们中心的人才梯队建设,也将为我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提高妊娠率和提升患者满意度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现在的年轻医生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无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在学术研究中,他们都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优越的条件。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的普及,使得学习英语变得更加便捷,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为他们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为此,我会尽我所能为他们邀请最优秀的教授进行指导,组建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共同攻克生殖医学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难题。 总之,作为领导者,我的责任是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并激励年轻医生发挥他们的潜力,为医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师娟子教授团队的师赞医师也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报告,与大家分享一项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 专家风采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师娟子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及转化中心主任 陕西省妇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 陕西省医学会生殖分会主委​ 蔡贺 副主任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陕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二届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生殖中心超促排卵方案和临床质控工作,负责和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在Fertility & Sterility及BJOG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著10余篇。
  • 18
    2024-07

    ESHRE2024前沿速递 | 方丛主任:生育力保存—守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的希望

    方丛主任医师,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指征、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结局以及对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展望”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携手雅培走进ESHRE2024,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方丛主任医师,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指征、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结局以及对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展望”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雌激素依赖型慢性妇科疾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约1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全球约有1.76亿妇女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不孕和盆腔包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女性生殖健康受损,降低生育力,20%~50%的不孕症妇女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殖科较为常见且受关注的一种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原因包括盆腔解剖结构的变化、卵巢功能下降、炎症因素引起的盆腔环境异常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会影响生育能力,其治疗过程也可能进一步损害卵巢功能。因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生育力,改善生育功能。对病情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需要的话要考虑进行生育力的保存。 2.那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指征有哪些呢? 随着医学的发展,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不断改进,其临床应用愈加广泛,从肿瘤患者逐步延伸到其他影响卵巢功能的良性疾病,为多种原因导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女性提供了生育机会。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复杂的良性疾病,尽管国内外已有较多其诊疗的指南共识,但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指征等尚无指南或共识。此次大会,来自法国的R. Goldstein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题为“Fertility outcomes several years after fertility preservation for endometriosis”的内容,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进行了讨论。会议内容提到,卵母细胞冻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且不影响卵巢储备的方法。且有研究数据显示,一次成功妊娠平均需要16个冻存卵母细胞。这一结果表明,将卵母细胞冷冻保存(OOC)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计划,特别是那些因疾病或其管理而存在卵巢损害风险的患者,是可行的。 通过OOC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需对各种因素,如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卵巢储备和治疗史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法国指南建议对双侧或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于3 cm或单侧卵巢异位囊肿较大、影响卵巢储备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OOC。此外,年龄较大或卵巢储备功能已经下降的患者也应考虑进行生育力保存。对于生育力保存的讨论,最好是在手术干预之前,以便患者能够做出知情决策。 3.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数年后的生育结局是怎样的?您对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有何展望? ESHRE会议中,来自比利时的Laurie Henry教授也对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生育力保存数年后的生育结局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观察了184名接受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留生育力后至少2年后的妊娠结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平均每个患者的卵母细胞的冷冻数为14.7±7.6个。在生育力保存2年后,有41%的患者尝试妊娠。43%的患者成功妊娠,其中50%是通过自然受孕,37.5%是通过冻胚移植受孕,12.5%鲜胚移植成功受孕。总的来看,保留生育力后的四年内,怀孕的累计几率约为52%。冷冻卵子的使用率在冷冻后2年和5年分别为7%和18%。虽然这项研究的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也不够长,但这些结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力保存的指征仍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规范。此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也需要制定更个性化的保存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机会。 专家风采 方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方丛,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主任。 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学组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学组副组长,《生殖医学杂志》和《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先后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六医院任核心骨干,长期担任培养室负责人,对于不孕症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操作技术经验,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染色体易位患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并于国内首次报道成功妊娠。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人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冷冻等,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组长,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
  • 17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谭季春教授:反复种植失败研究的国际新视角

    谭季春教授,围绕“连续胚胎移植实现妊娠的可能性及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失调状态”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谭季春教授,围绕“连续胚胎移植实现妊娠的可能性及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失调状态”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冻融胚胎移植前使用阿托西班能否提高既往单次移植失败女性的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 我们通常认为胚胎移植前出现子宫内膜蠕动会降低移植的成功率。阿托西班可以起到催产素拮抗剂的作用,减少子宫内膜蠕动,但目前还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或荟萃分析来评价阿托西班在一般人群中的有效性。 来自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蔡贺教授在ESHRE会上分享了一项单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纳入了1100名拟进行既往种植失败1次后准备进行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的女性,随机分为阿托西班组或安慰剂组,比较第1次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结果发现阿托西班组和对照组的持续妊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65%的女性在使用阿托西班或安慰剂之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蠕动,其中22%的女性出现了子宫异常收缩,29%的女性出现了子宫内膜蠕动波但无子宫异常收缩,48%的女性未见子宫内膜蠕动,在这3类人群中阿托西班组和安慰剂组的持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35%的女性受试者没有测量子宫内膜蠕动。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在既往单次种植失败的女性中,使用阿托西班并不会提高持续妊娠率。出现子宫异常收缩的女性使用阿托西班后妊娠率明显增加,但未产生统计学差异,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2.连续胚胎移植实现妊娠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这能否挑战反复种植失败的概念? 根据目前反复种植失败的理论,约有10%的女性由于某些原因多次移植后胚胎仍无法种植。按照传统理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IVF成功率会显著下降。然而最近对整倍体胚胎移植的研究开始挑战这一观点,IVF成功率的下降和反复种植失败的发生率可能比预期的要低。 ESHRE会议现场,Kilian Vomstein教授汇报了一项来自丹麦的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994年至2019年共进行171159次胚胎移植的85453名患者。结果发现,前两次胚胎移植的活产率最高,分别为38.48%和33.99%。活产率随着移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第3次为30.61%;第4次为28.00%;第5次为27.14%;超过5次后,活产率约为25%)。此外,对2017-2019年进行的25433次移植进行分析发现,有足够囊胚进行移植的女性累积活产率稳步提高,在第5次移植后累计活产率达89.86%,第10次移植后达98.40%。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时间跨度大,忽略了年龄和治疗方案等影响生育力的因素随时间的变化。 该研究结果挑战了反复种植失败的传统概念。虽然单次移植的活产率随移植次数的增加而轻微下降,但对于有足够胚胎进行移植的女性来说,累积活产率仍然较高。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焦虑,从而能做出更加理智的决策。 3.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失调与阴道分泌物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使阴道菌群的评估成为可能。阴道菌群中乳杆菌含量如果低于90%,则预示着较差的IVF结局,这表明阴道菌群失调会对妊娠结局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常出现Th1/Th2比值、NK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的改变,IL-1和IL-2参与胚胎植入的过程,都提示着炎性状态、促炎细胞因子与胚胎植入紧密相关。 西班牙的Belen Lledo教授在ESHRE会上分享了一项纳入35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阴道菌群失调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IL-1β水平都更高。同时,阴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较高的患者,分泌的IL-1β和IL-2水平也更高。该结果表明阴道菌群相对丰度的改变影响了细胞因子的生成,可能需要结合宏基因组来进一步识别细菌的功能组。 该研究发现了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高的女性,其IL-1β和IL-2水平也更高,这将菌群失调与促炎细胞因子失衡联系起来。厌氧菌,如气球菌或链球菌,会诱导细胞因子失衡,促使炎症发生,导致胚胎种植率下降。当阴道菌群发生改变时,可以使用抗生素或益生菌可以改善免疫环境,进而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专家风采 谭季春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医学博士、遗传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辽宁省生殖障碍疾病与生育力重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率先开展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长期致力于难治性不孕症、卵巢及子宫内膜功能障碍疾病发病及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及干细胞重塑生育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累计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0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8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参编教材11部。 ​学术任职: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评审专家 辽宁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及临床循证研究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临床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辅助生殖技术监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分会常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不孕不育防治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山东大学学报》、《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及《Human Reproduction》中文特刊等编委
  • 17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师娟子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师娟子教授,围绕“有生育需求的内异症女性的治疗、ART成功率的改善及内异症的研究进展”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师娟子教授,围绕“有生育需求的内异症女性的治疗、ART成功率的改善及内异症的研究进展”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风采 师娟子 教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及转化中心主任 陕西省妇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 陕西省医学会生殖分会主委 1.本次大会重点关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请您谈一谈,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内异症女性应如何进行治疗呢? 在育龄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高达10%,发生不孕的风险要比正常人群高一倍。 辅助生殖技术(ART)现今仍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尽管有证据表明,与其他病因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的妊娠率更低。今年的ESHRE上,来自荷兰Velja Mijatovic教授评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文献,并对ART前和ART期间患者的管理提出建议,对于如何提高内异症女性ART的妊娠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I、II度的内异症,建议先进行保守治疗,若未妊娠,再进行人工助孕。这类人群,她们进行人工助孕仅仅是获卵数少一些,受精率稍微差一些,但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其他人群并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内异症女性,目前没有特定的ART促排卵治疗方案作为临床推荐,GnRH 激动剂方案和GnRH 拮抗剂方案均可使用。 对于III、IV度的内异症,若症状严重建议手术治疗,但在术前要注意这类人的生育力保存。会议中,法国的R. Goldstein教授分享了一项在 Antoine Beclère and Jean Verdier University Hospitals进行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双中心队列研究,研究表明,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但仍可以自然妊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型无关。这些研究结果为内异症女性提供有关生育力保存的宝贵证据。但在国内,其实很少有人在术前做生育力的保存,所以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做。III、IV度的内异症女性的促排卵方案也没有特定的临床推荐,这类人群的妊娠率和活产率相较于I、II度的人群稍低。 2.您认为怎样做可以改善内异症女性ART的成功率呢? 在ART治疗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预处理是延续已久的一种治疗方式。但目前的研究,对长期使用GnRH-a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有益尚不确定。此外,没有证据支持使用口服GnRH拮抗剂和口服避孕药作为ART治疗前的预处理,但相关的研究已经正在进行中。所以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继续研究的地方。 3.关于内异症,目前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对临床医生有哪些建议? 最近的研究支持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是ART失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 有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或者空间转录组学的方法,将内异症女性的内膜与正常人的子宫内膜做比较,发现一些基因的异常。 在这方面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研究和成果。当然也有人提出可以像肿瘤一样进行靶向治疗。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期待。 对于内异症还有关于炎症的学说,有文献报道内异症可能与梭杆菌的感染相关,如果确定了相关性,未来也许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改善助孕的结局。本次大会也有人提出,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液中CA125的水平。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很容易漏诊,尤其是子宫比正常稍大,痛经不严重,且超声提示子宫后壁或者前壁的回声稍增强的女性。临床医生很容易忽略此类人群,尤其对于一些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的女性,应格外关注是否存在子宫腺肌症。对于使用GnRH-a治疗3-6个周期无法缩小子宫的巨大子宫腺肌瘤的女性,可以考虑优先进行手术治疗。
  • 15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邓成艳教授:药物刺激卵巢方案的简化及未来趋势

    邓成艳教授,围绕“COS方案优化前沿进展”及“长效FSH的临床应用”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的邓成艳教授,围绕“COS方案优化前沿进展”及“长效FSH的临床应用”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风采 邓成艳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内分泌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1987年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之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995年从事妇科内分泌工作至今已29年。1999-2000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医学中心系统学习妇科内分泌和试管婴儿。2005年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熟悉掌握妇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妇科内分泌各种疾病的诊治。 现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和临床学组组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副秘书长等。 1.在当前COS方案中,每日注射药物比较繁琐,是否有长效的药物来减少注射频率,从而优化患者体验? IVF过程中需要频繁注射促性腺激素以刺激多卵泡生长,同时注射拮抗剂抑制LH峰,导致患者舒适度较差。研究人员为了减少COS过程中注射药物的次数,同时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研究出相关的长效药物。今年ESHRE会议上有一项研究提出了"三针卵巢刺激方案",即患者COS过程仅注射3次药物:长效FSH促进卵泡生长、长效GnRH拮抗剂抑制LH峰和扳机时HCG或GnRH激动剂。该研究对15名患者年龄30-39岁、AMH值1.5-3.0 ng/ml正常反应者,采用拮抗剂方案的进行了“三针”实验。于周期第3天早上注射一针总量150微克的长效FSH,在Gn第5天注射0.1 ml长效GnRH 拮抗剂(实验性的药物),当出现至少3 个直径18mm的卵泡时进行扳机。其中12名患者未再添加Gn直接取卵,做到真正的三针。只有3名患者额外补充了300IU的Gn。结果15名患者都成功取卵(平均获卵数为13.5枚),没有OHSS发生,均新鲜周期移植,有8名患者成功妊娠,获得活产。并且这15名患者均有囊胚形成。 该研究方案新颖,实验结局也比较可观,但样本量太小,且全部为卵巢正常反应患者,有一定局限性,尤其不适用高反应者。而低反应患者也需密切关注卵泡生长情况,可能需要适时添加FSH和添加LH。 会议中另有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110名卵子捐赠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卵泡早期、中期、晚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开始使用长效FSH对COS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在哪个时期开始使用长效FSH,获卵数和成熟卵子数量均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提示卵泡期不同阶段使用长效FSH和PPOS方案中使用长效FSH均是有效的,为特殊人群及时进行COS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2.上述的两个研究中都提到了长效FSH,那长效FSH使用后如果卵泡生长未达到扳机标准,需要继续给予促性腺激素,那加用的Gn剂量如何调控? 长效FSH的半衰期约为65小时,远长于约24小时半衰期的短效FSH。大多数患者单次注射长效FSH后,药物浓度约能维持约7天。正如我刚刚提到的,注射长效FSH后需密切关注患者卵泡发育情况,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继续给予促性腺激素来确保卵泡持续生长至理想大小。本次会议上有研究探讨了注射长效FSH后从第8天开始每日添加不同剂量FSH的结果。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了167名年龄小于40岁、月经周期正常,采用拮抗剂方案的患者,比较了后续添加rFSH的三种不同剂量:50 IU/天、150 IU/天和250 IU/天后,在扳机日的孕酮水平。结果显示,较低剂量的rFSH(50 IU/天)可以显著降低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但不影响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三组平均获卵数分别为 10.7、11 和 12.1枚,平均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数分别为 7.3、6.9 和 7.8枚。 如果扳机日孕酮水平较高,可能会影响鲜胚移植的成功率,这项研究提示长效FSH后添加低剂量rFSH即可降低药物费用,又可以减少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升高,为临床使用长效FSH后添加FSH剂量的选择提供了数据。长效FSH虽可减少注射次数但只注射一次,后续的治疗需要添加短效促性腺激素至扳机日。按照卵泡发育的规律性,当卵泡有了优势趋势后,对FSH的需求是减少的,如果持续给予过高的FSH,可能会使得颗粒细胞黄素化,导致孕酮升高。 这些研究提示我们,COS方案未来会朝着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
  • 13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蔡贺和师赞医师共话欧生会生殖医学前沿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蔡贺副主任医师和师赞医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一项关于阿托西班对经历过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并计划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活产率的临床研究成果”和“一项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 蔡贺副主任医师精彩分享 蔡贺 副主任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陕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二界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生殖中心超促排卵方案和临床质控工作,负责和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在Fertility & Sterility及BJOG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著10余篇。 在2024年的ESHRE会议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蔡贺副主任医师报告了一项关于阿托西班对经历过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并计划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活产率的临床研究成果。该研究名为“Atosiban in individuals with previous single implantation failure undergoing 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 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旨在深入探讨阿托西班(一种缩宫素抑制剂)在增加囊胚移植成功率中的作用。 通过对1100名曾囊胚移植失败的不孕女性的研究,结果揭示,虽然接受阿托西班治疗的组别活产率(49.5%)较安慰剂组(44.7%)略高,但这一差异统计上并不显著,表明阿托西班并非适用于所有不孕症患者。然而,在具有异常子宫收缩的163名参与者中,阿托西班组与安慰剂组的活产率分别为51.9%与39.3%,绝对值提高12.6%,尽管这一差异同样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识别哪些患者因异常子宫收缩而可能从阿托西班治疗中受益。 这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填补了现有证据的空白,之前的研究对于使用阿托西班在胚胎移植时期是否有益于提高IVF人群的活产率存在不确定性。研究者发现,在既往经历过囊胚移植失败的个体中,阿托西班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带来更高的活产率。和早期研究的证据一致,不推荐常规使用静脉注射阿托西班来提高冻胚移植治疗的妊娠结果。然而,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趋势,即在伴有异常子宫收缩的个体中,阿托西班给药后活产率有所增加,尽管这一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的该研究,不仅对阿托西班在IVF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将启发未来更多关于评估阿托西班的效果和临床意义的研究。后续关于阿托西班的研究应聚焦于评估子宫蠕动作为治疗选择标记,并优先考虑有高频率或不规则收缩的个体。 师赞医师精彩分享 师赞 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医学硕士,201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专业,至今就职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在2024年度欧洲生殖医学年会(ESHRE)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师赞医师报告了一项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名为“Comparison of the flexible 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fPPOS) with the GnRH antagonist protocol in predicted suboptimal responders: a freeze-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该研究主要由田莉主任医师负责,蔡贺副主任医师指导,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对于预计卵巢低反应的人群中应用fPPOS促排卵方案与传统拮抗剂促排卵方案相比,能否得到类似的活产结局,以期为该人群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该项研究是开展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一项单中心RCT研究,纳入了预计卵巢低反应(AFC<10个)且不计划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如合并输卵管积水、未经治疗的子宫内膜炎等等)。研究结果显示fPPOS组的活产率为 44.1%,拮抗剂组为 47.9% ,风险比(RR)为 0.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FET的结果显示fPPOS 组与拮抗剂组的活产率分别为 32.9%和33.8%,两组间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 这项RCT的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fPPOS在计划全胚冷冻的卵巢低反应人群中应用可获得与拮抗剂类似的活产结局,因此fPPOS方案可作为该人群的有力选择之一。fPPOS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对于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更温和,并且价格低廉,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更高,并且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低。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致力于探索更为个体化、更高性价比的治疗方案,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继续探索fPPOS方案的临床应用及效价分析,以期在治疗效果相同的的前提下,为患者减少用药花费,降低用药风险。
  • 10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方丛主任:恶性肿瘤抗肿瘤治疗与生育力保护

    ESHRE 2024 方丛主任医师权威解读“年轻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安全性”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方丛主任医师,围绕“年轻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安全性”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近年来,年轻未婚女性对卵母细胞冷冻的关注日益增加,请您就本次大会中提到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相关研究,谈一谈对年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观点和看法。 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单身或未育的女性选择冷冻卵子,希望在卵子耗尽之前尽可能地保存生育功能。由于国内生育力保存的法规尚不完善,单身健康女性“冻卵”政策尚未开放。目前,国内卵子冷冻技术主要应用于两类人群:第一是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患者,由于治疗可能对生育力造成不可逆损伤,所以需要在治疗前进行生育力保存;第二是在进行IVF助孕时,因取卵当日男方取精失败或生殖道感染,女方进行卵子冷冻。近年来随着晚婚及单身女性比例上升,卵子冷冻需求呈上升趋势。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的提案均与有序放开单身女性卵子冷冻服务有关,未来卵子冷冻的政策有望逐步明朗。那么针对不同年龄和治疗适应证的卵母细胞冻存后的生殖结果是否有所不同? 本次会议中,来自澳大利亚的Michal Kirshenbaum教授回顾了2014年至2022年期间2家生殖中心所有卵子冷冻和复苏周期的数据,共纳入接受了3801个卵子冷冻周期的2689名妇女。根据卵子冷冻年龄分为≤35岁,35-40岁和≥40岁的患者;根据治疗指征分为因肿瘤、其他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卵子冷冻的患者,评估促排卵周期和卵母细胞复苏周期的临床结局。研究发现,无论何种适应证,年轻女性的成熟卵母细胞数更多(中位数表示):<35岁(11, 8-17),35-40岁 (9, 6-11)和> 40岁女性(6, 3-9)。≥40岁高龄女性优质胚胎率和累积活产率最低,分别为76.7%和14.9%。根据卵子冷冻适应证分析发现,肿瘤患者卵母细胞成活率最低(80.8%),临床流产率明显更高(25%),而不同治疗适应证患者间优质胚胎率和累计活产率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累积活产率受女性年龄影响,而与卵子冷冻适应证无关,因此对于有卵子冷冻需求的患者,建议尽早接受进行生育力保存咨询和治疗。 2.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次会议也提到了生育力保存后的不良事件研究,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预后逐渐好转,育龄期肿瘤患者的生育意愿逐渐凸显,女性生育力保存的临床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卵子冷冻、卵巢组织和胚胎冷冻及相关衍生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泡培养为切实有效的女性生育力保存手段。然而由于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因子升高所致的免疫或凝血功能障碍,加之促排卵过程中卵泡持续暴露于高水平促性腺激素环境,可能会引发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安全性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相比于非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后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是否更高,仍存在争议。 来自法国的Julie Labrosse教授就此话题进行了分享,研究回顾了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家生殖中心的4476个生育力保存周期的数据(n= 3180)。其中1678个肿瘤诊断的适应证周期(n=1546),2798个为非肿瘤的适应证周期(n=1634)。比较了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在生育力保存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住院、出血、感染、血栓栓塞、卵巢扭转、急性尿潴留或死亡)的风险。共记录29例与生育力保存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其中腹腔内出血17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8例,感染3例及急性尿潴留1例。研究发现,与非肿瘤患者相比,肿瘤患者在保存生育力处理后不良事件的风险并未增加。此外,研究发现年龄较小,获卵数及冷冻卵母细胞数较多与患者生育力保存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相关。总体而言,研究证实了对于有生育意愿的育龄期肿瘤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安全性,然而临床上仍建议选择对肿瘤影响较小的卵巢刺激方案,并持续优化冷冻、移植技术,提高卵子冷冻及胚胎冷冻复苏率,保证生育力保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次大会也有一些关于生育力保存的基础研究。比如我们很关注的关于卵巢DNA损伤修复的研究,有研究发现应用重组的人AMH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多柔比星对小鼠卵泡的损伤,保护卵巢的储备。相关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了ID3减少或者是修复了DNA损伤。另外也有学者通过对POI患者卵巢注射干细胞或者PRP等方式来改善卵巢功能,这些研究为我们在生育力保存方面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 专家风采 方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专家风采 方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主任。 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学组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学组副组长,《生殖医学杂志》和《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先后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六医院任核心骨干,长期担任培养室负责人,对于不孕症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操作技术经验,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染色体易位患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并于国内首次报道成功妊娠。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人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冷冻等,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组长,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
  • 09
    2024-07

    ESHRE 2024前沿探索 | 叶虹教授:AI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叶虹教授,围绕“AI在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个体化卵巢刺激以及胚胎冷冻保存和选择中的应用”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叶虹教授,围绕“AI在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个体化卵巢刺激以及胚胎冷冻保存和选择中的应用”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 本次大会重点关注了人工智能(AI)在辅助生殖超声领域的应用。请谈一谈,您认为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智能逐渐应用于医学场景,协助疾病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在女性健康领域,已经开展女性恶性肿瘤(卵巢癌、宫颈癌)等疾病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AI在辅助生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也有望迅速投入临床应用。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子宫内膜对胚胎接受能力的体现,是影响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常用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有子宫内膜活检、激素水平测定和超声检查,其中子宫内膜活检为有创操作,激素水平测定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经阴道超声具有实时、无创、可重复性高以及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已成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临床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回声模式、内膜容积、内膜蠕动波、内膜弹性、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灌注等。但超声检查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如:手动描绘子宫内膜的边界、肉眼判断子宫内膜分期、再现性差,而且低年资超声医生准确性较低等问题。因此,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指标和方法尚未达成共识。 此次会议上有专家分享了一个研究,根据超声图像和临床特征建立的人工智能模型预测胚胎植入结局,改善目前仅依赖超声检查的预测能力。研究回顾分析了来自70个诊所FET周期患者在黄体酮起始日的子宫内膜超声图像79,602张(40,910例患者)。基于不同的胚胎质量构建人工智能内膜容受性结局预测模型,以胚胎植入(β-HCG阳性)作为判定结局的标准。模型由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DL)模型和基于特征的机器学习(ML)模型组成。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衡量模型的性能。ML模型纳入的临床特征会进行重要性排序,同时将内膜容受性预测模型性能表现与EMT预测植入的能力进行比较,获得具有最佳预测性能的模型,该模型纳入的临床特征根据重要性先后排序为:子宫内膜厚度、孕酮值、移植年龄、既往胚胎移植总数、超声检查日期与移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间、卵子来源等因素。结果发现,8.8mm为最佳阈值预测着床。但和AI模型相比,单纯的EMT预测内膜容受性的能力更低。同时该学者也提到,此结果后续需要在前瞻性和非选择性研究及其他人群中进行验证。目前AI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或许可以通过增加其他的临床特征来提高性能,促进模型的发展,从而准确预测活产的黄金标准。 AI辅助超声成像的结合,便于临床信息的整合,从而输出更客观的结果,缩短治疗时间,人工智能辅助超声是女性生殖功能评估中的一种新型跨学科整合。它将为生殖医学领域带来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并最终造福不孕夫妇和社会。 2. 请您谈一下人工智能(AI)在个体化卵巢刺激中有哪些应用? 人工智能(AI)已融入当今社会,人们渴望通过AI获得更多便捷。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AI已被用于预测妊娠率,活产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2020年Zohar等人研究发现,相比传统的逻辑回归模型,基于BMI、年龄等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IVF成功率更可靠。同时越来越多研究证实,AI在IVF全流程中均可扮演重要角色,如:全自动追踪监测COS过程中卵泡大小变化、精子和胚胎选择以及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GT-A)。 ESHRE上Saravelos教授以“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为例谈到,相比临床医生在进行决策时,AI可以更理性、全方位地评估治疗方案。早在2006年,Francois教授使用FSH、BMI、年龄和窦卵泡数制定算法预测个体化的卵巢刺激Gn用量,即我们熟知的CONSORT研究算法模型。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如何使用AI判断卵巢刺激过程中扳机的时机、随访的时机和剂量调整的时机以及扳机后的获卵数。 Saravelos教授以“ALIFE”软件为例,介绍了AI模型建立的过程以及在卵巢刺激流程中的使用案例。模型建立之初,应用SART CORS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获卵率越多,受精卵数、形成囊胚数以及累计活产率越高,因此确立了模型建立的目标,即尽可能多获卵。根据此目标,研究团队分别对Gn启动剂量和扳机时间的决策建立了AI模型。在建立Gn启动剂量模型时发现,卵巢对Gn的反应性呈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卵巢反应对Gn呈剂量依赖性,而另一种则是无论给药剂量是多少,卵巢反应性均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也与我们的临床实践是相吻合的,因此采用AI模型预测启动剂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Gn反应不敏感的人群无意义增加Gn剂量。 在卵巢刺激中,AI可以精准的对于助孕女性提供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选择,给临床医生合理的建议,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希望AI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更多的医学难题,而非取而代之。 3. 您对人工智能(AI)在胚胎的冷冻保存和选择中的应用有哪些观点和看法? 大会上Monica教授提出,AI可以理解复杂的数据,观察到胚胎学家无法观测到的细微差异,提供更客观的胚胎评估,且在接触学习中通过扩大数据样本量变得更加精准可靠,同时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大大减少胚胎学家的工作量。 胚胎筛选是通过鉴定具有最佳健康活产潜力的胚胎,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试管婴儿周期成功率的关键步骤。Monica教授介绍了目前在使用的一些胚胎筛选的AI模型,包括IVY、iDAScore、Xception、STORK、ERICA、Life Whisperer等,这类模型均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了优势。IVY模型采用了深度学习(DL)对10,638个胚胎的time-lapse影像进行了分析学习,通过time-lapse预测临床妊娠能力的AUC 达到0.93;iDAScore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胚胎time-lapse数据自动分析,无需人工手动注释胚胎的任何参数;Xception模型对胚胎图像进行分析学习,对囊胚与非囊胚评估的准确性达到90.9%,对优质囊胚的评定准确度超过99.5%;STORK模型预测囊胚质量的能力AUC达到0.98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ERICA模型可以快速进行囊胚排序,平均4枚囊胚的排序时间低于25s。一篇纳入20个研究的系统性评价表明,无论在胚胎评估方面还是对于妊娠率的预测,AI都优于胚胎学家。 胚胎冷冻保存也是ART的关键步骤,好的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妊娠率,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但这个过程可能会被人为因素干扰。2019年,欧洲首次报道了一例通过自动化冷冻技术冷冻的囊胚复苏后成功妊娠的案例。这项AI模型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回顾性学习了119名患者的652个time lapse胚胎视频数据,用以帮助胚胎学家评估移植前解冻囊胚存活率,解冻后2小时和3小时,该模型预测性能AUC分别为0.869 和0.807 ,而胚胎学家的预测效果AUC为0.829 和0.850 (95% CI 0.773, 0.908)。未来该模型可以帮助胚胎学家确定哪些胚胎可能无法在解冻过程中存活下来,避免移植不可用胚胎,从而达到增加妊娠可能性的目的。 AI技术具有标准化,较高的效率和准确度,今后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来判断AI在胚胎选择和胚胎冷冻保存中的使用价值。 叶虹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临床医学部主任 重庆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生殖医学会临床学组成员 国家ART管理专家库成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社会优生分会常委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ART监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 专业方向:不孕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促排卵及控制性超排卵技术、试管婴儿临床技术